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连线
3  4  
PDF 版
· 主人在睡觉 汽车竟自爆
· 海上捕鱼 也得讲文明
· 骑马戴花 娶新娘
· 千鹭翔集 醉黄昏
· 精雕细刻出来的 黄家大院
· 在钢绳上舞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8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大毕业生何胜云扎根西南35年
在钢绳上舞蹈
  35年前,浙江大学毕业生何胜云只身从江南来到遵义,当时他没有想到,自己大半辈子会在大山沟里度过。他从一位技术员干起,现在是一家5000多人的国有企业——贵州钢绳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贵绳是国内业界的老大,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去年产值达11亿。

  说起钢绳,何胜云说,钢绳在生活中运用极为广泛,比如吊着演员们飞来飞去的威亚,就是钢绳的一种,索道、大桥、吊车都有钢绳的用武之地。

  辣白菜在开水里涮了再吃

  何胜云说,遵义在共和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能在遵义工作是一种荣幸,但当年创业的确比较艰辛。

  1968年,何胜云从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为支持三线建设来到了遵义。到遵义时,一下火车,看到遵义主干道北京路两旁都是茅草房,他心里一凉。果然,一到厂里,何胜云对这里的生活很不习惯。何胜云是温州人,口味比较清淡。但这里的菜很辣。第一顿饭,炒白菜加了很多辣椒,他在碗里加了开水,涮涮再吃,这样的吃法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慢慢适应了。当时,这里没有牙膏、香皂供应,这些日用品都要从老家寄过来。

  40年成为行业老大

  “厂区当时是一片荒地,只有几个车间,我们还参加了基建。”回忆起当年峥嵘岁月,老何感慨万千。如今,贵州钢绳厂已发展为一个5300多人的大厂。他们厂的生活区、厂区加起来有一平方公里,既有幼儿园,也有小学、中学和职工大学,还有职工医院和运输钢绳的专用铁路。

  “我们的职工年收入并不算高,但他们可以从厂里买到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才450元。”相对丰厚的待遇,让贵绳人干劲十足。目前,他们的产量可达每年20多万吨,技术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直径80厘米以上的钢绳,只有我们厂能生产。”老何骄傲地说。

  浙江人四海为家

  退休后会不会回家乡?何胜云说,还没有想过。何胜云认为浙江人是四海为家的。他的校友李旺贤,遵义钛厂的高级工程师,浙江诸暨人,刚退休,李旺贤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回故乡还不适应了。何胜云的妻子何卫华也是浙江人,当年也是支持三线建设来贵州的。她说,几十年了,朋友都在这里,不太愿意回去了。

  “靠着浙江人能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我取得了一些成绩,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大西南,我感到很欣慰。”何胜云说。

  本报特派记者 金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