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下降拷问“精英体育”
《中国青年报》:教育部体育司负责人日前透露,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与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形成强烈反差和鲜明对比的,却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捷报频传,奥运金牌数直线飙升。两相对比至少说明举国体制下的“精英体育”,与整个国民的健康状况并没太大联系。“精英体育”本应对大众体育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但在金牌战略之下,过于注重对“精英体育”的投资而忽视了大众体育,两者之间就会产生矛盾,以至于许多学校竟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地或设施。一边是奥运金牌直线飙升,另一边却是亿万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这样的体育大国,对国民有多大意义呢?
反商业贿赂的信心哪去了
《新京报》:近94%的人认为在中国做生意,给回扣、好处费和请客送礼的现象普遍;六成公众对反商业贿赂的成效信心不足———这是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与中央党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编辑部日前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官员在发放许可证、资格认证、监督检查和其他市场管理环节中的受贿现象很普遍或比较普遍。”换句话说,打击商业贿赂在老百姓看来,不单单是逻辑意义上商业领域的清白自救、而是牵扯到行政权力的厘清与澄明。“反商业贿赂”政策发布后,法学界几乎众口一词地建议先行立法,但遗憾的是:一面是对商业贿赂的全面宣战,一面是敌人的模样还不甚清楚。当工商行政部门都头疼在打击商业贿赂的可操作性边缘时,你又如何能要求老百姓信心百倍呢?
反思科学界“包工头”
《南京晨报》:日前,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说,某些著名学者特别是院士,很容易就拿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但他们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就会把项目分解发包出去给别人做。这种科学界的“包工头”现象越来越普遍。科学界“包工头”的出现,再次证明,在我们的社会中,“赢者通吃”的法则已经大行其道,甚至已经进入到素来神圣的科技领域。“赢者通吃”从本质上说是“胜者王、败者寇”的表现,把权力、金钱、声望和地位等各种有限的社会资源统统送给了强者,而无视弱者的利益受损。这种“赢者通吃”的法则,让弱者产生被边缘化的不安全感,严重威胁到社会正义的底线。
解读黄禹锡“归来”
《东方早报》:“黄禹锡归来了”,此前曝出科研论文造假丑闻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18日通过其律师宣布,将重新设立研究室,开展动物克隆研究。黄的“复出”有可以积极解读的地方:有关部门公正及时地调查对于科学不端的行为作出适当的惩罚,不仅仅有利于维护科学道德,甚至也是对科技工作者最好的保护——一方面,他将促进科技工作者对科学诚信的恪守,尽可能地杜绝科学造假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它也是对“失足”科学者的一种保护,因为只有事实的彻底澄清以及必要的责任担当才能够弥合公众的不信任,从而给予他们重新面对公众的勇气和信心。
王董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