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谁“摁”住了助学贷款
· 因材施教? 因血施教?
· 人物说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8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谁“摁”住了助学贷款
  道德不能为制度“背黑锅”

  ■ 石敬涛

  一个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不能老是为一个制度“背黑锅”。

  助学贷款由当初“多赢”的美好愿望进入“多输”的现实困境,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漏洞和缺陷,而不是其他。在这些漏洞和缺陷面前,人性的弱点往往就会“发作”。

  政治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无赖假定原则”理论,即假定所有的政治人物都有可能成为“无赖”。而实际上,不单是官员,其实任何一个人,在涉及自身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时候,都有可能成为“无赖”。助学贷款制度就是这样。问题是,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如何能建设一道可靠的预防机制,把大学生发展成“无赖”的道路堵死,而不是动辄就拿大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说事,动辄就让一个群体为一个存在漏洞的制度“背黑锅”。

  银行的“理由”站得住脚吗?

  ■ 谭雄伟

  助学贷款政策的风险大吗?为了补偿银行风险,新政策规定按照高校当年贷款发生额的一定比例,由财政和高校各出资50%,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政策规定不管违约率到底有多高,风险补偿金一旦定下来,都会全额拨付给银行。即使违约率真的高达20%以上,银行承担的风险仅有5%。显然风险被夸大了。

  银行的另一个理由是助学贷款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单笔金额小,导致贷款的运行成本太高,助学贷款无利可图。实际上,就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率水平,以及每笔贷款财政四年全额贴息,加上稳定的数额不菲的风险补偿金,再有该项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银行不可能无利可图,更不可能亏本。

  今天中国的银行业远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放出风险更大、动辄上亿元的大额贷款,当事人可从中捞取好处,而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收益,因此银行的积极性不高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有必要再提高“公益含量”

  ■ 马龙生

  早在去年8月,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就指出,助学贷款完全是一种政策性“公益贷款”——国家贴息,银行并没多大风险;十年以后才还,也说明现在的所谓的“坏账”之说都暂不成立。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思维:搞建设项目贷款时,风险再大也可以“大险说小”;而搞公益贷款时,风险再小时也要“小险说大”。我们且不说助学贷款到底能贴上几个息,能有多少坏账,这点风险比起建设投资、腐败浪费交上的“学费”要少多少,单从心态上说,地方政府就会认为:助学贷款所助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之后各奔东西,自己除了冒着风险掏钱贷款,几乎从他们身上得不到什么。这恐怕才是他们对此积极不起来的真正原因。

  有必要对相关政策做出调整——从提升公益含量,明确大学生就学地与输出地共同督促还款、共同承担风险等方式,让国家助学贷款真正发挥“助最该助之人”的作用。    

  助学贷款制度缺陷在哪儿

  ■ 朱四倍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风险补偿金制度来保证银行的利益,而风险补偿金由高校和地方财政各出一半。由于目前高校财务状况普遍较为紧张,承担风险补偿金力不从心,而地方财政能力也各有差异,尤其是西部边远省份财政能力本身就差,再要其拿出相应财力来为助学贷款贴息十分困难。而在中央政府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来为助学贷款的风险提供担保。由于我国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而助学贷款又是无担保贷款,这样必然挫伤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在美国,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提供双重担保,确保了银行的利益,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这样就改变了自己发放贷款、自己负担成本和风险,而利益无法保证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助学贷款的开展。只有政府出面为商业银行担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在制度设计中由政府来为银行贷款的风险进行担保,才能从根本上矫正利益、成本在主体间的严重失衡问题,保证助学贷款的顺利发展。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