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就在上海为“孟母堂”的是非功过争论不休的时候,在浙江衢州,这个饱受儒风熏陶的江南古城,《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一直被当作教材为师生所吟诵,“君子和而不同”、“仁”、“信”等在当代看来仍有积极意义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印入了学生们的头脑。这里的孩子有点不一样,这是许多人的评价。
衢州二中自1998年始就开设了《论语》选修课;儒学的学习始终贯穿在三年的高中教育中,该校创办的“南孔翰林院”网站,已经成为“二中”师生甚至是外地儒学爱好者的乐园。
说起让老师们自豪的细节,该校老师舒小军至今还记得:2001年9月17日那天早上,学校食堂的刷卡机坏了,于是学校让学生们先吃饭,中午再来补刷早上的金额,刷多少都靠自己自觉。“但晚上一算账,跟食堂的估算基本相符。在舒老师看来,这是一个对2000多人的考验,学生能过关,与学校长期倡导“诚信”思想有关系,“当然,这是慢慢熏陶的。读儒学也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003年起,每逢期中考试,“二中”在每个年级中开设两个“无人监视考场”,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度,只有品学兼优者方能进入。学生们至今仍能进入该考场为荣。
“‘二中’的学生比较自信、平和,有包容心。”一位外校的老师评价道。比如“二中”的学生也读韩寒小说,但同时会读《红楼梦》,喜欢王力宏《盖世英雄》专辑中京剧与Rap相结合的歌曲。再比如“二中”也有女生不喜欢‘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论调,但当她们与别人发生分歧时,不会与人争到面红耳赤,而是会轻轻地飘出一句:“君子和而不同,我不和你争”。
尼山小学,这个由150余年前孔家私塾转变而来的学校,自2001年起全面推广儒学教育:一年级的学生背《三字经》,二年级背《弟子规》,三年级以后学习《论语》中的部分内容。
“家长们一开始是不赞成也不反对,后来效果出来了,赞成的越来越多了。”校长张红萍说。
一位家长告诉张红萍,有一次,自己上六年级的孩子阿杰跟朋友约好了去立马广场,结果下雨了儿子还是坚持去了,但另外两个孩子没去。儿子回来马上打电话到小伙伴家问:“你怎么能不讲信用?让我在大雨里等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心疼他,他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本报记者 蒋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