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喊声王芳,1773声“哎”
· 核心提示
· 多少人和你重名 发条短信可查
· 中性化被追捧 名字日渐不分男女
· 见证时代变迁 建国后四大重名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喊声王芳,1773声“哎”
杭州姓氏最新排名:王、陈、张、徐、李居前五 ■本报通讯员 李云英 本报记者 胡巍
  17人中有一个姓“王”

  杭州人姓氏集中度不高

  据了解,这次统计使用的数据,均利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中存储的公安部户籍登记数据。数据范围包括我国31个直辖市、省会市,样本总人口为201850458人。这次统计严格按照数量进行排序,对2亿多样本人口数据进行了姓氏排名统计、姓名排名统计两大类。

  记者从该中心及杭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了解到,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杭州市户籍人口中,最大的姓氏为“王”姓,占全市人口的5.95%,换而言之,几乎每17个杭州人中就有一个姓“王”。

  王姓排名第一首先和王姓在全国“数一数二”的排位有关,在本次被调查的全国31个城市的姓氏统计中王姓几乎都占了第一的位置。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杭州、南京、合肥三个省会城市都是王姓最大。根据统计,杭州市户籍人口姓氏排名前十位的具体数据见如下表格:

  排名 姓 人数 比例

  1 王 391154 5.95

  2     陈     375996 5.73

  3 张 256413 3.87

  4 徐 247747 3.80

  5 李 204774 3.12

  6 沈 202358 3.09

  7 周 179404 2.73

  8 吴 172007 2.61

  9 朱 156949 2.40

  10 方 136261 2.10

  从表中可以看出,排在杭州市前五名的姓氏依次是王、陈、张、徐、李。王、陈均为大姓,占到户籍人口的5%以上。

  从排名前10位的姓氏中各姓氏出现的频率来看,杭州市户籍人口姓氏的集中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即使是排名第一的王姓,也只占户籍人口的5.95%,比排名第十的方姓仅仅高了近四个百分点,相对于其他城市排名第一的姓氏所占比例动辄达10%以上的百分比来说,杭州人的各姓氏还是比较均匀的。

  杭州叫陈洁(杰)的人最多

  专家:杭州人名字显示特有的美

  如果周末你站在武林广场或是吴山广场大喊一声“王芳”,没准会有好几个人回头看你。不因为别的,实在是杭州叫“王芳”的人太多了。统计显示杭州市目前姓名叫“王芳”的最多,共有1773人。

  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杭州市同名同姓按出现次数高低排名前十位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排名 姓名 人数

  1 王芳 1773

  2 陈燕 1211

  3 王伟 1100

  4     王燕 1048

  5 陈洁 1042

  6 陈伟 1028

  7 陈杰 1011

  8 陈敏 965

  9 李萍 893

  10 陈超 881

  其中,叫王芳、陈燕、王伟、王燕的人都在千人以上,可见杭州籍人口对这几个名字的偏爱。陈洁、陈伟、陈杰等几个名字出现的频率也相当高。另外,如果只从发音来排序,排名第一的王芳要退居第二,发音为陈洁(陈杰)的人跃居第一,总数达到了2053人。可以推断出,如果您在杭州街头喊某个人的名字,人们敏感程度最高的名字恐怕非陈洁(陈杰)莫属了。

  如果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排在前10位的姓名反映了杭州市的某些地域文化特征。姓氏学方面专家——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王大良向记者介绍,家喻户晓的《百家姓》就出在宋代的杭州。王姓成为杭州第一大姓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以后王羲之家族的人大量向这一代迁徙,王羲之本人也在“东土”流连忘返,以致直到今天杭州和浙江许多地方的的王姓人都自称是他的后代。至于其他几个姓氏,在杭州成为大姓也各有原因,大抵是在历史上陆续由附近及北方迁入。

  至于杭州的人中出现最多的姓名,从姓氏上看分别属于王、陈、李3姓,名字上使用了芳、燕、伟、洁、杰、敏、萍、超8个字,其中芳、燕、洁、敏、萍5个字属于女性取名用字,伟、杰、超3个字男性取名用字,性别特征比较明显。

  王大良博士分析,杭州人起名字体现了特有的文化、特有的美。在汉语中,芳、燕、伟、洁、敏、萍等传递给人们一种明朗雅致的感觉,它们同王、陈、李姓搭配起来,不仅从字形上来看非常的和谐,而且透漏出一种清新和优雅,这是同杭州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绚丽多姿的人文风貌密不可分的,它们已经构成了杭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与周边的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比较,可以发现差别不大,也说明这几个城市在取名习惯上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由于取名时能够被女性使用的字相对较少,因此也可见女性的重名率要较男性为高。

  从全国31个省会市、直辖市的姓名统计情况来看,前10名中两字名居多,主要也集中在姓氏统计中王、张、李、赵、刘等“大姓”之中。在31个城市中“张伟”位居榜首,2亿人中共有59275个张伟,“王伟”、“李伟”与“刘伟”分别为2、3、4名。前4名的姓名中“名”全是“伟”字,可见中国百姓在起名时对“伟”字情有独钟。

  研究显示重名率呈上升趋势

  专家建议今后最好起双名

  同名同姓的现象在我国古已有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起名字所用的字又比较集中,因此同名同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少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儿时,不得不捧着厚厚的字典发呆,或者恨不得翻烂字典挖空心思就想找个与众不同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字来。

  研究显示,由于我国目前有4100个姓,随着小姓人口越来越少,全国人口的重名几率增大。同时,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达到2200万以上,由于父母为新生儿起名随意性大,导致重名的几率越来越高,重名引发的后果已经波及到了户籍管理、邮电通讯、银行储蓄、医疗保险等各行各业,为此,有专家发出了“中国人重名成灾”的呼吁。谁能想到,姓名作为公民专有的一项民事权利,原本只是一个识别符号,然而重名现象却成了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王大良博士介绍,中国古代不易重名。因为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号”,多个符号指向同一个人,可以使“重码率”极大降低。另外,古人起名字的常用汉字有近3000个,但现在只保留了不到500个。选择范围缩小到原来的1/6,但现在的人口却比古代增加了何止6倍!我国目前能够用来起名的常用字不过3000左右,如果大家都起单名,也只能保证3000人使用。实际上,一些大姓的人口已在一亿上下,我国的总人口也是3000的4万多倍。因此,如果不改变起单名的习惯,只会使重名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起单名的习惯是在建国以后才出现的,风靡于上个世纪60-90年代,近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由于我国大姓的人口太多,而不少人又喜欢起单名,于是,“大姓+单名”就成了违背姓名专指性基本特点的头号杀手。

  我国历史上的名字习惯由“姓+字辈+ 名”3部分组成,所以取出的大多是双名。现在尽管不再那么讲究,但起双名仍是今天减少重名的最有效办法。如以可用取名的汉字3000个计算,3000个字两两搭配,至少可以组成上千万个词组,这些个词组都用于人名,对减少同名人的作用显而易见。目前我国一些户籍管理部门之所以要限制人们取单名,要求为新生儿报户口时至少要取双名,其目的也正在于此。

  当然,解决重名问题切忌矫枉过正,尤其要克服用生僻字起怪名陋习。有些人在取名时为了不与别人重名,或者为了显示自己学识渊博,往往选用不易让人认识的生僻字。殊不知生僻字让人见了不认识,该读时不读不行,该写时又写不出来,甚至电脑字库里都找不到,无形中增加了自己和别人的麻烦,甚者还要影响户籍管理、人事、银行、保险、交通等计算机终端处理。人名本来是人际间交往的符号,应该是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写就会的,否则其名字的社会功能实际上就大打折扣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