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月饼作为特殊的“节令食品”,它所附带的传统文化价值显然迥异与粽子、元宵等节令食品,在自发的价值规律调节下,月饼年年难逃供大于求的命运,当年的“冠生园事件”依然让人心有余悸,在食品安全危机防不胜防的宏观语境下,我们除了关注节前那些月饼“陈馅与否”、“瘦身与否”等,节后更当关注那些从市场中迅速失声的月饼,它们又流向了哪里呢?这个问题如果答案暧昧,明年的月饼市场就难免会继续让消费者心存犹疑。
关于“节后月饼”的动向,月饼企业说,或者是内部消化或者是集中销毁等等,但谁来证明这话的真实性呢?由于馅料占了月饼原料成本的近70%,且月饼的保质期短,厂家没有“去皮保馅”的冲动是不可能的。但从理论上说,大宗的剩余月饼恐怕只能作为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来对待,放弃挽回的努力就是最经济的,但是要所有的月饼企业都在经济学常识上高瞻远瞩、在道德学拿捏上不悖逆商业伦理,似乎又是不现实的。其次,尽管近年以来我国实施了首个月饼行业新标准、《食品卫生法》等法律对月饼的质量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没有对厂家收回的月饼应该如何处理制定专门而硬性的规定,工商、质监、卫生等职能部门也多是在中秋前夕对月饼进行执法监督,在具体的监管和处罚办法缺位下,“过气月饼”的有效监控依然是纸上画饼。
“节后月饼”的去向,说到底也该是消费者广义上的知情权,更是职能部门监管的职责所在。每年在新月饼上市时的日常检查、成品抽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对“陈馅”的事后监控,让“陈馅”不再成为公开的行业秘密,需要我们给“节后月饼去向”一个透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