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月饼的故事
· 异乡的中秋
· 名人与月饼
· 外婆的月亮饼
· 菜包当月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异乡的中秋
■乔宗玉
  掐指一算,我已有许些年没在家乡长沙过中秋了。童年的中秋,是奶奶从上海寄来的杏花楼莲蓉月饼,享受着奶奶千里之外的关爱,而那印着嫦娥奔月图案的、红色的、圆圆的小铁制月饼盒,成了日后陪伴我浪迹天涯的针线盒。少年时代的中秋,我与爸爸、妈妈一道,带着各色月饼探望独居桐荫里的外婆,外婆爱吃长沙本土的酥皮月饼,里面是白糖、五仁,老人牙松好咀嚼……

  18岁在上海读大学,开学一个月左右,便赶上了中秋节。听说上届学姐有在寝室因思乡、思亲而抱在一团痛哭的轶事,于我这一届来说,却是平稳度过,好像大家更热衷于认识新朋友,增进友谊。

  学校团委给每个同学发了六个肉馅的月饼和两个梨,算是中秋慰问。之前,我没有想到月饼居然还会有肉馅的,而且很鲜嫩呢!我的一个上海女同学见我这么喜欢吃肉馅月饼,便主动把她的那份分给了我。当然,此后每逢大小考试,我也就大方地将我的课堂笔记借给她啦。

  18岁那年中秋夜,我应邀去爸爸的一位恩师的龙华家中玩。电视台在放日剧《东京爱情故事》,那个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对爱情太过主动的赤名莉香,而是觉得温柔的里美才有淑女风范。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真诚、热情、坚强的莉香是多么可爱,而又那么容易被现代男性伤害!

  就在爸爸恩师的隔壁,原本住着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恰在中秋前夜乔迁新居。我不禁想象,那位散文家在龙华明月下,是怎样激情澎湃地写了那么多美妙的文章?……一样是龙华的月光,洒在我的心头,却了无散文家文笔中的苍凉,实实牵引出我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仿佛一切都如月光般皎洁!凭良心说,第一次远离故土的“中秋”,我确实不曾有乡愁,不曾“无眠”。

  尔后的一年又一年,我的中秋便是“客途秋恨”。虽然也去亲戚朋友家过中秋,也能品到我颇为中意的那种小巧的广式蛋黄月饼,但毕竟不像长沙故里,我可以与小伙伴们提着纸糊的小灯笼满巷子跑,一起到烈士公园看烟花怒放……异乡的中秋,常常是喜宴尽了,我便独自回宿舍,一路走来,月色是那么清凉、瑟瑟,映照着我单薄的身影,连秋风中摇晃的树影都会令我心中一颤……

  京华的中秋,有赏菊、赏灯的游园会,有兔儿爷,有庙会,一派繁华。也许是现在年纪已长,似乎已没了凑热闹的兴致。回想三四年前的中秋,也曾三两好友济济一堂,而今,“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眼下,最想做的,就是中秋夜里,沐浴焚香后,捧读元代关汉卿的杂剧《幽怨佳人拜月亭》,听一听千年前的闺阁千金王瑞兰拜月时的心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