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义乌小商品做出大文章
【载于1988年7月13日钱江晚报】
摘录:“做生意去”,在义乌市已不是一句时髦的空话。到目前为止,义乌市有1.6万户农户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1.5万多人的购销大军将本地产的1200多种小商品销往全国各地。
点评:可以追溯到清朝顺治年间,义乌的“敲糖换鸡毛”货郎担就在全国各地走村串户。义乌人强烈的经商意识使这鼓声成了义乌农村改革的前奏曲。
1994年→ 经营额可望突破五十亿
【载于1994年10月27日钱江晚报】
摘录: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使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经济效益倍增,今年经营额可望突破50亿元大关。在小商品城,经营者最为关心的是信息中心,这里用现代化的电脑通讯设备,为经营者提供全国最大的39家工业品批发市场。
点评:义乌小商品城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当人们对电脑还很陌生的时候,小商品城已经把它玩得很溜。永远站在前沿,永远不错过最新信息,永远敢于领风气之先,很多商人的商业素质也许就是从义乌小商品城开始培养出来的。
2004年→ 义乌商品进军美国
【载于2004年12月25日钱江晚报】
摘录:105679417美元——这是上周海关统计出来的今年1至11月义乌自营进出口企业对美国的小商品出口总额,这意味着从8月份开始,美国已连续四个月牢牢占据义乌小商品第一出口国的位置,同时也证明物美价廉的义乌小商品已显露出大规模进军美国的强劲态势。
点评:难怪美国人说离了中国货他们的生活将带来极大的不便。
2006年→ 世界超市 义乌制造
【载于2006年5月17日钱江晚报】
摘录:联合国与世界银行联合发表的一份专题报告中,对义乌有这样一段描述:“义乌市距上海300公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这份报告中,义乌是中国惟一被录入的县域经济体。
点评:义乌现象是浙江现象的一个生动缩影,义乌的成功实践正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成功典范。
义乌商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敢想敢创,讲求诚信,甘于吃苦,所以,有人说:“每一个义乌商人都是一本市场经济的教科书。”
2006年→ “义乌指数” 拨动全球
【载于2006年10月23日钱江晚报】
摘录: 昨天上午9时,2006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在义乌梅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下午2时许,本届博览会备受瞩目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以下简称“义乌指数”)也在义乌市国际商贸城会议中心正式发布。
据悉,“义乌指数”是国家商务部对我国国内小商品行业建立的首个监测体系。有专家认为,“义乌指数”有望成为全球小商品的“道琼斯指数”(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
点评:从一个小商品市场到可能影响全球小商品市场价格的“义乌指数”,这是一段多么神奇的旅程。有关专家则认为:假以时日,“义乌指数”有可能成为一个“中国造”的品牌,像“道琼斯指数”一样,超越普通财务指标的意义,成为世界金融文化的一个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