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在浙江这方面积不广、资源不丰富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轰轰烈烈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一个汇聚了无数小商品的市场。从鸡毛换糖、走街穿巷的货担郎开始,建市场,产品进入国际,成为联合国的重要采购对象,到专门为它成立一个“指数”,义乌小商品市场走出了一条神奇的道路,成为一种经济现象与经验。
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有500多万人,他们分布在省外各地,在省外设立了15万家企业。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就是温州商人。
习惯四海为家的浙江人,从改革开放之初用“五千精神”(翻越千山万水,吃得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赚得千元万元),让人们认识了浙江商人的力量,而今天,这种力量越过省界、越过国境,依然喷涌。
而浙江精神,就葳蕤在那一个商品城的兴起与勃发上,就附着在那每一个直立行走的浙商身上。
20年,浙江精神的两个表征在钱江晚报上留下的印迹,愈光亮愈壮丽。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高华生 叶 涵 裴建林 朱 平
王玲瑛 梁建伟 俞熙娜 董碧辉
吴秀笔 蒋梦桦 金 毅 陈 桔
■本版摄影:
陶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