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即对头,很多人除之而后快,岂能“培养”?其实,只要善于把握,有人唱唱反调、挑挑毛病并非坏事,因为市场需要“刺头”。
有一家不起眼的肉铺,缩在旮旯里生意不好做。老板偶然发现,不少家庭主妇购物时有挑刺的习惯,再好的东西在她们的眼里都有毛病。很多店家对这类人敬而远之,伙计们背地里管她们叫“刺头”。肉铺老板经过观察发现,这些刺头大多是“婆婆妈妈”,往往“刀子嘴豆腐心”。于是他宣布欢迎她们来肉铺挑毛病,越是能挑刺的人,他越是客气。果然,这些“刺头”很快就把肉铺介绍给邻居、熟人和亲友,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在她们的现身说法下,肉铺生意很快火爆起来。
西方则将“刺头”称为“意见领袖”。美国圣路易斯城有一间叫“FSN”的杂货店。某日,一位老妇提着一个用了3年的旧桶,说有质量问题,要求退换。明摆着买卖不能这样做,但老板善于察言观色,知道遇到了位“意见领袖”,好话、损话都能通过她的嘴传遍整个社区,就来了个“特事特办”。他不仅立即满足了老妇的要求,还热情地邀老妇坐一坐,递上一小盅白兰地……不就是一只提桶吗?可不能因小失大噢!
国外还有一个著名的“250定律”,认为一位顾客会对周围250位消费者产生辐射作用。美国汽车经销商吉拉德深谙此道,善于培养“刺头”。每天,吉拉德都会给世界各地用户轮流写信,请他们“挑刺”、找毛病,再把反馈的信息传递给厂家,因而生产商、消费者都喜欢他。由于“挑刺”到位,吉拉德保持着世界个人销售汽车的最高纪录,他的“250定律”更是声名远扬……
培养“刺头”就是疏通需求。市场经济是买方市场,你若虎着脸做生意,人家为什么要上你的门?如果你占尽天时地利,生意仍不如人家,说不定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培养“刺头”。
李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