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 育人三三制
[片断1] 构建以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联动,职业教育平台、个性教育平台、英才教育平台“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育人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觉成才搭建舞台,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协调发展。
[片断2] 学校召开了生源地家长会,实施了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还聘任中学特级教师、知名企业家担任学生导师,在校内建立全员育人的长效机制,在校外积极引入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动。
[片断3] 在高校师生沟通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浙师大早些年就推出了党员老师进寝室的做法,让每一个教职工党员主动与每一个学生寝室建立联系,随时促膝谈心,甚至几天同吃同住互帮互助。
浙江中医药大学 疏导学生心理
[片断1] 中医药大学借助医学教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学生心理专家小组,成员包括浙大、市第七医院、省立同德医院的心理专家,专门给学生做心理指导工作,有些个案复杂的,就组织大家进行座谈讨论,帮助学生。学校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为此单项每年拨款10万元。所以在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办公室是最大的。曾经有一名学生因为与家庭的沟通有问题产生心理积郁,甚至到要崩溃的地步,后通过辅导老师的多次谈心、疏导,现在这位学生已经完全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片断2] 在心理辅导方面,学校还有一大批老师“朋辈辅导员”,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交流。老师的QQ号码很多学生都知道,他们经常会在网上和老师谈论心理问题。另外,他们还有一些特色的课程,如模拟医院等等。
浙江传媒学院 大学生需要平台和舞台
[片断1] 让学生人人有话说,传媒学院设立了导师制。比如每位老师,名下有15个学生要带——在立志、成才、就业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帮助。立志是要挖掘、疏通学生的心灵,让其有比较高的道德意识,在自己得到利益的时候,让别人也能得到利益;成才方面,因为传媒学院学生主攻产业文化,是新专业,目前全国也很少,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定位,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定位趋向。
[片断2] 传媒学院是艺术类学校,学生更活跃,更喜欢热闹。前两天几个学生找到我:“王部长,我们要与你沟通。”原来是一部电视剧,他们认为名字不够好,另外提出来能否交给他们学生自己来操办。这就是青年学生的一种政治上的追求,他们需要平台。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各种社团,也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说话和展示的机会,这也是让人人有话说的和谐诉求。
浙江科技学院 校领导定期对话学生
[片断1] 最近学校设立了一项“共话成才——校领导与学生面对面”活动,参加者是校领导与多名学生代表,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倾诉的机会,包括学分制收费、寝室卫生、校园安全,还有考试作弊怎么处理等等,有时候事情不大,但沟通不力的话,就积在孩子心里变成一股怨气。
[片断2] 学校还成立了365事务大厅,帮助解决学生投诉、建议和维权等问题,暑假里都天天有人值班,很受学生欢迎。有位学生就通过该事务大厅成功维权,使自己所受的处分降格,从记过降到了严重警告。
浙江财经学院 读书开博客
[片断1] 习惯在网上翻书,谁还在写读书笔记?针对大学生疏于阅读书本,精于当网虫的现状,学校在校网上开通了“读书博客”,坦露自我,争论所思,哈!马上有同学想把自己的读书博客下载出书呢。此外,信息学院还开展了“好书共赏报告会”,与同学坐而论道,相互推荐,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做好人”的氛围。
[片断2] “女生节”刚过,漫画展又上场了,学生们自己动手,把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放大,如“煲电话粥”、“图书馆的情侣生活”、“瓜子人生”、“见老师绕行”、“运动show”等,搞笑的画面令人思考。
浙江林学院 生态大学与以生为本
[片断1] 在办学理念上,提出创建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直到教育生态,核心都是强调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片断2] 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以生为本,学校让每个教师党员联系一个学生寝室,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片断3] 在学生中开展“红绿”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入校就从植物园式的校园环境受到生态文化的熏陶,经过专业教育(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生态伦理等课程)不断强化生态意识,并通过生态系列讲座、各种宣传和公益活动,进一步树立生态理念,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片断4] 组织20名教职工辅导员,关注校园学生论坛,对学生的批评意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及时解决,受到学生欢迎。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推行“校园公务员”
[片断1]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怎样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做得有价值,学校从本学期开始,专门设立了“学生岗”,俗称“校园公务员”。这些学生是拿工资的,学校每个部门几乎都有这样的热门岗位,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付给其相应报酬,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上岗后,并不是仅干那些扫地、打水、复印等杂务,而是作为“专职人员”有具体工作量的考核,所以要求也比较严格。
以宣传部为例,专设了2个学生岗,配备6名同学。在“一岗3人”的安排下,宣传部的老师身边分别配有学生“新闻助理”、“网络助理”、“档案助理”等,新闻中心的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自己开展。学校现有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简报等5种媒体,通过招聘考试,有200多号学生加盟这些校园媒体,并且运作默契。
[片断2] 新闻中心成立一年来,校报的主编、电视台台长、网络负责人等全由学生担任,他们在各个岗位上通过团队策划、采编、印刷、宣传、推广等,积累了实战经验,培养了一批“新闻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