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红眼睛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坐车去吧
· 多备一把爱的钥匙
· 枕流漱石
· 沂蒙全蝎
· 耕斋点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沂蒙全蝎
■刘克升
  如是我闻

  ■刘克升

  蝎子是一种具有独特功效的药材,同时又是一种美食。这种小动物,具有悠久的历史。

  《诗经》曰:“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这里的“虿”(音chai),指的就是蝎子。蝎子的尾巴呈勾状卷曲,形似妇女的卷发。“卷发如虿”,意思是说:美丽的卷发弯曲得好像蝎子的尾巴一样。

  蝎子的原产地在江北。晚唐著名文学家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云:“江南旧无蝎。开元初有主簿,以竹筒盛过江,至今往往有之,故俗称为主簿虫。”由此可见,现在江南蝎子的祖先,是北方蝎子。

  北方蝎子,当以产于沂蒙山区的最为著名。该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合蝎子的生长繁殖。据观察,外地的蝎子全身只有六个爪子,唯独沂蒙山区的蝎子有八个爪子,再加上一对威武有力、用来捉拿食物的敖钳,一共有十个爪子,所以被称为“沂蒙全蝎”,以示“十全十美”之意。

  七八岁左右,我就开始练习着到山坡上去捉沂蒙全蝎。捉蝎子前,先要做一个蝎子叉子。程序是这样的:找一根竹筷子,从最下端起,砍去三分之一的长度,按照细端朝上、粗端朝下的方位立在石板上,用菜刀从筷子正上方、正中间垂直劈下去,一直劈到末端两指处为止,在开叉处塞上一块棉花。一个蝎子叉子就这样做成了。另外,还要找一个带瓶盖的瓶子,用来装捉到的蝎子。

  沂蒙全蝎藏身于山坡上的地堰之中、石板之下。每年晚秋潜入土石中冬眠,清明前后开始出蛰,至谷雨时节为盛。出蛰后,昼伏夜出。早晨与傍晚时分的沂蒙全蝎,常卧于石块下的土壤之中,懒于活动,性情稍为温驯。中午时分的沂蒙全蝎,在高温的炙烤下,性情变得火爆,动作极为敏捷,颇有一触即发的态势。为了避暑,此时的蝎子大多翻过身去,用爪子紧紧地抓附着,倒贴在石块背面,掀开石块后如果不注意观察,极容易忽略它的存在。根据沂蒙全蝎的习性,捉蝎子当以上午七点到十点、下午十六点到十九点两个时段为宜。这两个时段气温较低,捉蝎子的时候不易中暑。

  沂蒙全蝎分公蝎和母蝎两种。公蝎体形较为瘦弱,俗称为“疙瘩鞭”;母蝎体形丰满,俗称为“老母蝎”。记忆中,有一天捉蝎子捉得最多,一共捉了50多只。离我家七八里处的小镇,每月逢阴历四、九两日为集,有很多小贩摆了摊子收购全蝎。我把这50多只蝎子拿去卖了,共得人民币三十余元。这是1990年前后的事情吧,可以算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蝎子的精华是蝎毒。沂蒙全蝎的毒力又为各地之首,蝎尾毒力尤甚。《本草纲目》记载:“蝎尾、蝎梢,其力又紧”。全蝎入药,较早记载见于五代后蜀韩保瘅的《蜀本草》。除了药用之外,油炸全蝎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当地老百姓求人办事,油炸全蝎是首选之物。

  1993年,我毕业后分到某机械厂,家人给我送来了1公斤油炸全蝎,一再嘱咐我到厂长家里去“打点打点”。我生性木讷,怯于同领导交往,这些珍贵的全蝎一直没有送出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出一只吃了,说不出的脆香。此后,禁不住诱惑,一天吃上那么一两只,一个月下来,居然吃去了大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