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怀孕33周的34岁孕妇,突发急性心内膜炎引起心力衰竭!送到医院医生却犯难了:二间瓣膜置换手术本是医生的常规手术,可合并33周的孕妇可从来没碰到过。心脏手术用药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而如果先剖腹分娩出婴儿再手术,产妇心脏可能无法负荷,同时极可能引起产妇大出血。
怎么办?
经过浙医一院、省妇产科医院、省儿童医院和120急救中心紧密合作,连夜作战,不仅小生命顺利降生,安全经历手术的妈妈也从死亡线上走了一遭后,转危为安。
33周孕妇突然心衰
新妈妈蒋海燕今年34岁,预产期本来在月底。“我跟一般的孕妇没啥两样,按时孕检,期待着宝宝早点与全家人见面。开始就是感冒,手术之后才知道心脏出了问题,这个孩子来得真是有惊也有喜。可我现在连宝宝的面还没见到呢!”病床上的蒋海燕依然有点虚弱,脸色白净,对于自己刚刚经历过的剖腹产接连心瓣膜置换手术,她觉得“不可思议”。
两周以前,本来能吃能睡的新妈妈突然开始咳嗽、发烧。家里人紧张,大肚子感冒不能乱吃药,一定要多休息。没想到几天以后,症状越来越严重,到11月24日时,已经不能平卧,大口大口喘气,几乎休克。
家人把孕妇紧急送到浙医一院挂急诊,急诊医生马上汇报了紧急情况。当时已经是下班时间,浙医一院副院长梁廷波当机立断,召集心胸外科主任梁一鸣、心内科主任医师郑良荣、急诊科主任陈作兵会诊。
“二间瓣膜重度关闭不全,左右心室的血倒流导致心衰,不能再拖了,建议马上手术!”“手术麻醉对小孩肯定有影响,孩子畸形对34岁的母亲伤害太大了!”“先取出孩子,抗凝剂会引发大出血,大人太脆弱,肯定撑不住!”因为患者的情况太特殊了,几种意见让这些专家左右为难。
最后,梁院长拍板:请妇保专家先剖腹取出孩子,120以最快速度将宝宝送到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同时给产妇开始瓣膜置换手术。
3家医院专家齐上阵
方案定下来,手术除了技术要求过硬外,安全的关键是麻醉师。既要妈妈没有痛感,又要赶在麻醉药没进入孩子体内的时候将孩子取出。
21:50,手术室里3家医院的十几位医生同时准备好,轮番上阵,每一关就是成败的关键。产科专家利索地剖腹产将宝宝取出。男孩,10分,1.65公斤,脐带绕颈一周。医生简单处理了一下,宝宝“哇”地哭了出来,医生护士同时欢呼起来,第一步成功!
紧接着,切口缝合的同时全身麻醉。等在一旁的倪一鸣教授和助手快速地铺巾、消毒、插管,开始心脏手术。“患者是因为细菌进入心脏引起感染,瓣膜几乎失去功能。虽然换瓣手术我们每年要做500多个,但抗凝剂极易引起剖腹产大出血,当时我们也捏了一把汗。”小心翼翼地换瓣,再用消毒液清除心房、心室的细菌赘生物,由于心脏瓣膜极脆弱,倪教授只能采用最老、最费时但又最安全的缝合方法缝合。直到重新供应血液,心脏停跳23分钟后重新跳动,这才算完成了让人惊心动魄的手术全程。此时,已是零点三十分。
孕妇患这个毛病很罕见
现在,新妈妈蒋海燕已经从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治疗,病情稳定。“到现在还没有亲眼见到宝宝,喂他吃奶,只能从老公的描述中知道,宝宝的胃口好不好,调不调皮。真想赶紧好起来,跟儿子见面!”
倪教授说,像蒋海燕这样的孕妇突发心内膜炎从来没碰到过。普通的心内膜炎可能由一些化脓性疾病引起,但这位患者从没有心脏基础疾病,病因尚未明确。很可能是孕妇怀孕以后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进入心脏,感染扩散后引起心力衰竭。
本报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