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神奇的码头古镇
· 世相无常
画有常
· 我50岁啦
· 回归故乡
· 碰到坏事遇到好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世相无常
画有常

——记画家王金祥
■何  晟
  在中国的漫画史上,丰子恺先生自然是无法淡忘的人物。然而可惜的是,身为中国文人抒情漫画的开创者,丰先生留存的作品不多,连传得其神韵的后人也很少,这对其倾慕者如我辈来说,实在是件憾事。

  数月前,子恺先生的故乡桐乡举办过一次画展,去看过的友人说,画家是丰子恺的传承弟子,画风颇得先生真传。慕名而去,大感意外。作者名字陌生,但其创作确实颇有丰子恺的风味。意境悠远,清韵可人,题材皆取常见的生活情景,笔下是人情世故,纸上是情趣盎然。笔触言简意赅,画风雍和恬静,往往寥寥几笔,就已经勾画出一幅耐人寻味的情态。

  于是不惮冒昧地请友人引见,才知道作者即是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王金祥先生。人有同好,话就聊得入港。交往几番,王先生便道出了自己师承的由来,以及与丰子恺先生冥冥中的缘分。

  自孩提时起,他便喜欢拿着铅笔描小人书。初中时,小时候的这点爱好被人挖掘出来,担纲了全校绘制宣传画的任务。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金祥在一张发黄的旧报纸上见到了丰子恺的作品。一片喧嚣沸腾之中,那简洁的线条、动人的情趣、直白却又流畅隽永的笔触如同一股清泉流进他的心。他惊叹世间竟有这样的画法,与周围狂飙突进、浓墨重彩的画风是多么不一样啊。从此,他痴迷地收集丰子恺的作品,宣传画依然是要画的,只能在暗地里偷偷地揣度临摹。

  

  

  

  

  

  

  

  

  

  

  

  他还是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和丰子恺的弟子胡治均的至交。丰一吟先生对这位晚辈爱护备至,还送给他一盒独特的颜料,更适合子恺画风,希望他能发扬子恺先生的艺术。这样的交往留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王金祥学到作画须有性情,更要志清行洁,忠信自持。

  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几乎无一日搁下过画笔,业余时间几乎都倾注在学画临帖上。一动笔,便常是一整天,饿了,饼干蘸凉水将就了之。磨砺中,对画的内涵诗意理解日益深刻,笔下日见神韵。画到后来,作品既具丰子恺“意到笔不到”的意味,又有自身独特风格。今年的中国美术书法大展上,他的作品一举夺得银奖,画作也越来越多地被收录和馆藏。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称赞其画作:“其神佳构,赏心悦目”;著名画家周沧米则说,王金祥的画“得其奥秘,为重风韵,甚是难得。” 成就皆自爱好始。爱好,无数人都有过,然而大多都废去了。就像丰子恺的画,那家常的描述,普通的取材,我们也曾注意过,可转眼忘记丢开,不再去揣摩。而先生却把它永远留在了纸上,让观者在平淡中触动和体会。同样,王金祥留驻了始于一张泛黄报纸的情缘,从弱冠到知命,始终不懈,尤为令人感慨。著名书法家沈定庵先生在其画面上题道:“师古不泥,慎取精英,日新月异,如锦前程”。我想,这恐怕是对王金祥先生数十载画意人生最好的注解和写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