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炜利
本报讯 当浙商的名头越来越响亮时,作为最早建立浙商专门研究机构的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又及时开起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浙商代表,专门讨论浙商的转型问题。浙商研究中心主任吕福新教授还专门编了本书,题目就叫《浙商转型研究》。
应该转:历史教训要吸取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教授,分析了历史上晋商、徽商衰落的原因,提出浙商转型的必要性。
吕教授说,除了封建专制制度重农抑商的历史背景外,历史上的徽商和晋商衰落,有其自身原因。
比如产业选择——徽商的产业过于集中在盐业,因为这历来是个垄断行业,固然能产生可观的垄断利润,但一旦垄断地位丧失,风险是很大的:清嘉庆年间盐业放开,给徽商以致命的打击。
还有资本流向——徽商晋商赚到钱后,基本选择把钱拿回老家,买地造屋,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进一步发展。
最重要的是接班人问题——晋商徽商经商成功后,大多不要求儿子经商继承事业,而是要求子孙念四书五经,走科举仕途。
“十里秦淮,就是徽商挥霍荒淫的见证。这样挥霍,怎能不衰败?这是近代的镜子,值得浙商借鉴。”吕教授说。
怎么转:技术创新很重要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合会会长徐冠巨今年曾去非洲访问,他在非洲机场遇到一个浙商。非洲有些国家有个奇怪的现象:明明200座的飞机,可能会卖出200多张票。当天飞机客满坐不上,就只好在机场等。徐冠巨说,他在机场遇到的那位浙商,已经在机场等了三天三夜!“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浙商的创业精神可嘉。”
虽然这么说,徐冠巨却并不认为这是浙商的骄傲。“我不希望看到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浙江人,不希望浙商成为投机赚钱的品牌。浙商应该思考如何获得核心竞争力。”
过去浙商以出色的经营能力营造市场优势,20多年拼搏,以至于现在有些地方谈浙江人色变,如果有一个行业很赚钱,会悄悄互相叮嘱:“这个事千万不要被浙江人知道”。徐冠巨深有感触地说:“那不仅是怕浙江人去赚钱,更怕把行业做烂,大家都没得做。”
“不过,进入21世纪这五年,很多浙商在反思,更多企业开始营造品牌。浙商在继续经营优势的同时,一定要通过技术创新营造核心竞争力。这是浙商下一步要做的,这样浙商才会更强。”徐冠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