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田野调查·文化反哺的五个动机
· 反哺=互利互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田野调查·文化反哺的五个动机
■本报记者 陈桔 吴秀笔 裴建林 金毅 本报通讯员 王迪 赵科 图片提供 慈溪长河镇文化站
  动机一

  “都是同村人,投桃报李是做人的道理。”

  在我们走访的十几位民营企业家中,“回报社会”这一质朴的精神动力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企业家的共识。这些民企很多都是在本土本乡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在本村担任村官的企业家又占了很大的比例。

  “说到创富,个人的聪明才智只能占到5%~10%,好的政策、环境和乡民的支持,才是成功的关键。”在慈溪宗汉街道联兴村由民企捐资建造的气派的文化宫内,该村宏伟汽车电器配件厂董事长陈建平说,“企业的发展受惠于村民的付出,所以要‘报之以李’,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他举了一个例子,2001年,他的企业扩建需要征地,村委会十分支持,11亩地上的30多户村民也很通情达理地迁居了。

  今年4月,陈建平发起联兴村的38家企业设立了有20多万元资金的“文化基金会”,从此,企业反哺村庄有了一个长效的平台。

  在慈溪特别有名的庙山村,300多幢时尚典雅的农民别墅让我们惊艳不已。30多亿资产的金轮集团对该村的反哺力度令人惊讶,累计投入了7000多万元,村民花10万元就可迁入别墅,80%的村民是金轮集团的员工,成了享受每月700元补助在内的一系列福利的新农民。

  作为新富阶层,从帘子布起家致富的金轮集团老总陆汉振说仿佛看到了乡里乡亲满意的目光:“企业参与庙山村的建设,是我们一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动机二

  “树形象、造影响,为自己创造一种和谐的软环境”

  文体活动辐射的社会影响力是十分强劲的,在愉悦和欢欣中,它无形中成为了人际润滑剂和和谐元素。

  宁波中源渔具有限公司近年打造近10台大型员工晚会,打开厂门与所在高王村村民联欢,并出资资助村民的慈善事业。当初,村民对厂里轰隆作响的发电机很有意见。举办了一系列文艺活动之后,村民们觉得这个企业挺有人情味,情感上融洽了。相对于有形利益,这种无形中的资源,是企业家更为看重的。该公司总经办主任葛华铭说得很实在:“文艺活动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培养了与村民的感情,以后涉及企业发展的用地、用水、用工问题就容易协调了。”

  对这种和谐的关系,慈溪香溢大酒店总经理华红军说得更为直白:“每年出资10万元,冠名赞助慈溪市‘十大青年歌手大奖赛’,就是让消费者更彻底地了解香溢大酒店。”

  长河镇党委副书记沈林绒眼光敏锐:“企业家的个人经济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对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程度越来越强。同时也要给他一个参政议政的渠道,他们也很珍惜这个荣誉。”

  在慈溪,著名的方太集团也是社会文化的积极参与者。不过他们在赞助的同时有着自己的想法。喜欢围棋的茅忠群有一个设想,就是要参照“春兰杯”,设立“方太杯”世界级围棋比赛,目的是为了推广“方太”这个品牌。

  动机三

  “能得到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政策优惠”

  对一些企业家来说,“反哺”的同时又额外得益,是一种惊喜。

  慈溪有一个天宇羽毛球馆,是慈

  溪羽毛球协会主席甘明根投资兴建的。这个酷爱羽毛球的老板做的就是钢构件产业,在这个占地2000平米、投资200万的球馆中,钢构件自然成为了主角。据悉,在羽毛球馆建设用地上,有关部门给了一定的优惠。

  这种政策倾斜,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家的反哺热情。知情人说,甘明根并没有自己直接参与经营,而是出租给协会内部的人士承包经营,承包款每年20万。这个羽毛球馆现在生意不错,据说,上缴承包款后,赢利20万不成问题。

  动机四

  “除了我自己从小就喜欢这些文体活动外,它们还是村里社交的平台。”

  个人爱好这个切入口看上去很小,但爆发力却是很惊人的。很多慈溪企业家就是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捐资农村的文体事业,并且成了一种风尚。近年慈溪民间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政府投入不足10%,今年企业家已经出资超过400万。

  慈溪体育总会近年在各镇成立了分会,分会下又有篮球、象棋、武术等各种分协会,而不少“头头脑脑”都是热烈呼应的民营企业家。慈溪市象棋协会副会长胡森权曾两度获得“慈溪象棋名人赛”冠军,痴迷到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研究象棋上。他每年要出资25万至30万元,用自己企业冠名慈溪的象棋公开赛。“认识象棋名家,会会有共同爱好的企业家朋友。”胡森权说,“重要的是也让那些喜欢打麻将的村民见识一下有文化的活动,填补多余的闲暇。”

  有个人爱好的企业家们希望用自己的爱好引领村民,让他们的生活更富趣味,这也是他们意欲成为“乡村偶像”的心理表现。周巷镇长胜市村企业家冯天源吹拉弹唱都不在话下,被绍剧行家称为“戏痴”,他资助村里文艺活动达30多万元,并在慈溪成功举办了“天源杯”戏剧大奖赛、“大兴杯”业余绍剧大奖赛。“从小长大的兄弟如今都羡慕我。”冯天源说:“唱戏多有滋有味,村民无论唱、学或者看,都比窝在家里看电视强。”

  动机五

  “我做这些事,村里人认同我,我也很有成就感。”

  撇开反哺农村所带来的某些潜在价值,它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家们在精神上的一种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位企业家出资为喜欢跳舞的村民培训,每天晚上看到村民们抛开了麻将,舞得热火朝天,心里美滋滋的,说不出的快乐,觉得这个钱真是“花得值了”!同样的钱如果花在自己身上,他就没感觉。这其中,既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喜悦,受尊敬的感觉,更多的却是一种引领他人精神生活向高层次发展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人有了文化,提高了素质,才会有思想和追求,这也是农村发展的一种动力吧。”慈溪远东照明公司董事长说,“我自己明白不算什么,我希望通过这些文艺活动让他们都明白。”

  如果说,企业家们将这样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超越了自身,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里,并将之与本土村民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种为大格局出力的感觉和社会承担,给了他们一种深切的人生价值感和成就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