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6年,艺术浙军潮涌京城,成为中国艺术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中国美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表示,今年浙江艺术家集体进军中国美术馆不仅仅是一次次展览,它更是浙江艺术界整体实力经过多年积累后在中国的文化中心的一次爆发。
问: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美术馆劲吹“浙江风”,浙江艺术家或与浙江有渊源的艺术家纷纷在这里办展览,有的作品还进入了中厅。作为中国美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您对这一现象是如何看的?
答:中国美术馆是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其中的中厅是所有艺术家向往的地方,是艺术的标杆。首先,从今年3月开始,浙江的中青年艺术家相继亮相这个地方,有的艺术家带着毕生的作品进入了中厅。这些作品展面很全(国画、油画、版画、书法、摄影等都有)、展览很密、体量大(如梁平波的长卷画)。其次,这一现象体现了以中国美院为核心的艺术家坚持绘画的自身创作,坚持绘画语言自身追求,坚持绘画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的特色。这些作品反映生活但不照搬生活,表现时代但不迎合时风,重视开拓但不盲目猎奇。这些画家代表了坚守中国文化传统、坚守中国资源的这样一种绘画的诗化倾向。
问:这么多艺术家在今年相继进入中国美术馆,作为一名资深艺术家,您认为出现这一特色现象的原因在哪里?
答: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2006年浙江艺术界出现了这个特色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这是浙江美术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浙江美术底蕴深厚,美术才俊辈出。
第二、浙江诗画的传统脉搏清晰。成功的画展要将个人的足迹和画风梳理清楚,让人们不仅看到画,更能透过画看到画所具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同当时那个时代的发展脉搏是联系在一起,人的精神成长与时代发展是交叠在一起的。在这当中可以看出,人的艺术生命历程是一个发现和回应时代性的艺术精神历程。比如赵延年先生的作品就是中国近现代生活的缩影,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风云,也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进程。他的作品既是时代的缩影,也是版画史的缩影。我的画展的主题是“远游者的回归”,表明了我们这代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带着强烈的责任感负笈远行、寻求真理的焦虑感和在外来/本土狭缝中摸索前行的艰难。“远游者的回归”,这个“回归”勾勒了一代人的身影,表明了一代人的使命,引起了一代人的共鸣。
第三、各个展览准备工作很充分,作品都非常出彩;而且布展工作别具匠心,出版物也做得很精良。梁平波的长幅油画、潘公凯的大画等等,这些布置都加强了展览的效果。
第四、这与浙江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这一目标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新的纲要、政策出台,提出明确的文化建设、发展策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部门也很支持各个活动。我想,这些有利条件是其他省、市、区所做不到的。
第五、市场的需求对艺术品市场的刺激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的审美品位和经济意识已有了很大的转变,社会整体对艺术品的关注度高了起来,艺术品的前景也越来越看好。
问:您认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或者说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就我个人而言,2006年这么多浙江艺术家纷纷到中国美术馆办展览给了我许多启示。第一,我觉得浙江艺术界应更加努力珍惜现在拥有的大好形势,坚持创作与思考;坚持诗画的传统,坚持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的境遇;坚持贴近生活。
其次,希望社会各界对艺术家们及其作品继续予以支持。这种支持不一定是经费上的,还应该包括关注、理解和宣传上。
再次,艺术界同整个文化界及评论界的联系、合作应更加紧密。一个文化的高潮不仅仅是文化的一个方面,一定是整体的;文化的高点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整体现象。文化的推动需要各界的通力协作。
最后,在做好学术推广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营销的作用。营销是推广的一部分,艺术品的质量最重要,但好的艺术品不能没有营销,凡高的作品只有在推广了以后、为许多人熟悉之后才有今天这样世界性、时代性的影响。
本报记者 裴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