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艺术新闻
3  4  
PDF 版
· “浙江风”吹进中国美术馆
· 浙江艺术界整体实力的一次爆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年一个个浙江艺术家把艺术展开到了北京——
“浙江风”吹进中国美术馆
  本报讯 “这肯定与省里提出的‘文化大省’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年之内有这么多艺术家先后到中国美术馆这个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办展览,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不多见的。”“马世晓书法作品展”前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结束,昨日下午,书法家马世晓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此表示。

  2006年,对浙江的许多艺术家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年份,从3月起,中国美术馆的“浙江风”吹个不停。“赵志强摄影作品展”、“赵延年捐赠作品展”、“远望:许江的绘画展”、“山阴道上行——赵雁君书法展”、“艺术地理·井士剑作品展”、“沈定庵书法展”、“何水法花鸟画展”、“走进阳光——梁平波画展”、“艺术与时代——莫朴创作回顾暨捐赠作品展”、“高原人——薛华克摄影展”、“心象空间——陈天龙油画作品展”、“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潘公凯为国画大师潘天寿之子,生于浙江、学于浙江,曾多年担任中国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院长)纷纷举行。12月20至26日,“马世晓书法作品展”为今年的艺术浙军进军中国美术馆浪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一系列展览涉及到了国画、油画、版画、书法、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

  浙江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何水法今年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画展。昨日,他在谈到“文化大省”这一目标与艺术浙军齐进中国美术馆这一话题时表示,这是一次鼓励,也是浙江建设“文化大省”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参与和举措。“这次艺术家们的集体亮相,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意义很深远,已经引起了全国美术界的极大关注。我在北京听到了许多话,说浙江了不起,浙江提出的‘文化大省’目标对推动美术事业的创作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省文联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今年艺术浙军集体发力,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纷纷出现在中国美术馆,这既是浙江艺术界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也与“建设文化大省”这一目标和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报记者 裴建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