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婷婷
一日清晨,某朋友从上海发来短信:“老大,你推荐的书还真不错,我挑灯夜战,加上一时兴起,还奋笔疾书了一番,早上一睁眼就想到向你汇报成果了。”
由于自家电脑崩溃了数个月,几番修整均告失败后,我正好坐在刚征来的笔记本前纳闷:这桌面上哪来的金庸全集朗读版呢?谁有这等癖好!于是心里一阵感慨读书年代一去不复返,想到远在上海的朋友果然勤奋,不自主地回了一条短信:能看书,真是好孩子。
纳闷归纳闷,可是网上一搜后不得不承认,朗读版本的“崛起”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就在不久前买回一本德国小说《朗读者》后,还发现背后贴了一张光盘,号称朗读版本,一同事瞥见后立马雀跃:“太好了,正想弄个人读给我听听,看书累坏我了。”
听文化在蔓延
audio book(声音书),在国外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整天泡在汽车上的美国人热衷于此。如今不少图书出版都附带着光盘,有时甚至是作家自己朗读自己的作品。现在有不少人选择MP3和iPod来下载。相对于美国人的公路文化而言,目前国内也有相当一群商务人士,奔波在各种交通工具之上,或是日常上班族,也不得不面对地铁时代的新工作环境。如何利用零碎的时间已经成为一个改变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新课题。
想起大学的时候,最喜欢下载余世维的讲座,然后躺在电脑上面的床上,时而哈哈乱笑。这应该是记忆中最受我欢迎的“听”的方式。而英语课本的磁带不得不听,因为听力考试就在眼前。不过同住的室友特别喜爱西方名著的英文版本,比如一盒《罗马假日》就被颠来倒去直到自己都能模仿语调背出来。
而直接将中文书朗读售卖则是最近红火的迹象,似乎回归到了小时到点了听广播连载的年代。
“现在附带光盘更多的是财经类广告类的书,比如有一些现场演示或者附加分析的部分。”枫林晚书店的负责人表示,“文学类图书附带朗读版本的很少,但是不能否认的确有一部分读者很喜欢这种方式。”
听生活,是另一种充电
毕业于名牌大学的Plum几年前跟随从事IT行业的老公去了美国,由于身体状态不佳休整了一阵后,Plum一直处于无业状态,但是日常生活却也过得极有规律而自在。在她自己的网站上最近的一次发言中,Plum焦急地问各位朋友能否推荐有声读物。“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终于把《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整套都听完啦。”Plum用上她那个宝贝iPod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一直以来喜爱音乐和阅读的Plum在起初只听音乐后发现,原来有声读物也是有趣的选择。“因为身体不是太好,老公规定我每天下午必须散步。”Plum觉得散步的时间如果可以利用起来就更有意义了,所以疯狂地寻找有声读物。
而刚刚在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没多久的小黄也开始利用地铁生活。“每天上下班地铁时间占了不少,所以在地铁上一有位置就开始听司法考试的书。”小黄即将参加的考试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一直忙于实习也抽不出复习的时间,“刚好,这时间也没浪费,就算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