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3版:新知·名医坐堂
3  4  
PDF 版
· 医患倡议 不要歧视乙肝
科学防治 享受正常寿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我国,平均每2人中就有1人曾感染乙肝病毒,但绝大多数幸运地自愈了;慢性乙肝患者引发的相关死亡占传染病死亡总数首位,抵御这一健康威胁是时候了
医患倡议 不要歧视乙肝
科学防治 享受正常寿命

钱江晚报生命工作室联手杭州市六医院开出第21趟健康列车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谷伊宁 王蕊 本报见习记者 徐洁 本报通讯员 黄彩红 本报记者 林云龙 摄
  钱江晚报生命工作室联手杭州市六医院开出第21趟健康列车

  目前,全球约有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敲起警钟的是,75%是亚洲人。肝炎相关的死亡,在我国占传染病首位。80%的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肝癌在中国是第二大常见癌症,每年夺走35万人的生命。

  然而歧视,让患者在疾病的困扰中雪上加霜。在我国,平均每2人中就有1人曾感染乙肝,只是大多数人幸运地自愈了。歧视那些不幸的人,等于歧视我们自己。专家们倡议,让我们共同携手,反对歧视,勇于抗击,逆转头号传染病的进展趋势,共享健康的蓝天。

  近日,钱江晚报生命工作室携手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肝病专家团队,开出了第21趟健康列车,倡导积极、科学的预防与治疗疾病,反对在学习、工作中的歧视现象,反对虚假广告坑害生命。

  在反对疾病歧视倡议书上,医学专家与广大患者以及家属纷纷签了字。

  在倡议活动现场,焦灼不安的欣欣妈妈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怀中抱着的欣欣开始哭闹。母亲担心自己年仅三岁儿子的肝病,更担心他的未来。

  “我们准备上幼儿园时查出毛病来的,现在没有幼儿园肯收留……”生性活泼的儿子屡遭冷遇,半年来,欣欣妈妈求医越来越心切:“医生,这个毛病到底能不能治好,到底会不会传染?”

  在21趟健康列车专家讲座之后,像许多患者一样,欣欣妈妈最希望医生给一个确切的答案。然而这个疾病,真还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能回答的。

  以下摘录杭州市第六医院部分肝病专家讲座的最新观点,希望借此解除欣欣妈妈等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疑惑。

  规范治疗 享受正常寿命

  ——杭州市六医院院长娄国强教授

  我国是肝炎大国,摘帽还需相当长的时间。对任何病毒性疾病来说,最关键的是预防。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慢性乙肝也是如此。通过注射乙肝疫苗等,可以切断母婴感染。

  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注意保健。尤其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能喝酒,不要过度疲劳,饮食要合理,多摄入优质蛋白,保持平和、乐观的心理,做到定期检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治疗,尤其是抗病毒治疗一定要规范。

  来我这里就诊的一位老太太有93岁了,带有乙肝病毒,但照样与普通人一样生活。说明,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我们已有能力控制住这一慢性病毒性疾病。

  即使是乙肝患者,可以在正规的专科医院,通过科学、规范治疗,把病情控制在慢性乙肝的平稳期、肝纤维化的早期阶段,不再进展,从而达到正常人的寿限。

  三分之二感染者 终身不发病

  ——肝炎一科赵国根主任医师

  得了慢性乙肝的病人,往往有“三怕”:怕自己病情加重;怕传染给他人;怕被人歧视。这些,都是大可不必的。

  就目前的医学水平,乙肝病人在医生的积极治疗下,多数能够控制病毒的复制,使体内乙肝病毒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胜任日常的工作,只有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才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不少人认为,与乙肝患者学习、共事就会被传染,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乙肝虽是一种传染病,但病人只要了解传染途径,在可能传染的情况下做好防护措施,就不会把病毒传染给他人。即使感染了病毒,就像我们手上留有细菌一样,可以共存,三分之二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可能终生携带病毒而不发病,对健康并没有很大影响。

  所以,人们不需要对乙肝病人避而远之,更不能歧视他们。最近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也明确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当公务员,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传播途径有三 预防可打疫苗

  ——重症肝病科金洁副主任医师

  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具体的说就是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或是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以及消毒不严格的注射、手术、牙科等,没有保护措施的性生活也有传播可能。而日常生活中共用办公用品、拥抱、握手等一般社交接触是不会传播的。

  与肺结核、非典、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相比,乙肝已有了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这项接种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免费接种。除新生儿以外,重点高危人群也需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必须在正规部门接种,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一般按照“0、1、6”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正确治疗 别信“转阴”广告

  ——肝炎四科李晓欧主任医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乙肝治疗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疗效确切、安全的药物不断投入临床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在林林总总的药物与治疗方法中哪些是科学的?只有通过循证医学验证,才可信。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和传染病学会专家制定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按照循证医学原则指出,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对慢性乙肝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其药物切记只有两类,一是干扰素,二是口服的核苷类似物,别的抗病毒药还是不可信的。我要提醒,迄今为止,医学领域尚未完全攻克有些广告宣传所谓的“转阴”、“根治”等;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乙肝患者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

  中西医结合治 生活质量更高

  ——中西医结合科过建春主任中医师

  西医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乙肝病毒,中医在两千年前已有关于肝炎症状的记载,《皇帝内经》、《金匮要略》等古籍经典都有治肝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上优势有目共睹:抗病毒减毒增效,更加注意个性化治疗,药食同用,情志兼顾。目前我院使用双向调节免疫机能、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中草药,使病人在抗病毒治疗中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

  问:小孩接种疫苗后没产生抗体怎么办?

  答:一般来讲,人体只要有表面抗体存在,就对乙肝有免疫能力。但也有少数人在接种后仍然不产生表面抗体。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3针后仍没产生抗体的,可采用增加每次剂量或缩短接种时间等方法,再次给予乙肝疫苗接种。即便如此,仍可能有个别人不能产生抗体,对这些个体,通过阻断其他传播途径预防乙肝很重要。    

  问:乙肝病毒携带者能不能生小孩?

  答:能。虽然母婴传播的几率很大,但也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来预防。孩子生下来后,要给孩子注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针,及时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另外,生产时采用剖腹产也会降低传染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给孩子喂奶前要先将母奶进行HBV-DNA检测,若HBV-DNA在奶水中的含量过高,则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问:乙肝病毒携带者感到疲劳后是否需要进行检查,看看有关指标是否异常?

  答: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之所以没有发病,是因为病毒和人体已达成免疫平衡。但过度疲劳会导致体弱,打破这种平衡,病情就可能发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检查。    

  问:抗病毒治疗最怕病毒耐药,如何预防?

  答: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治疗过程。病人的依从性对于治疗效果十分重要。良好的依从性可减少病毒耐药性的出现,使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更具有持久性,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有人观察拉米夫定隔天应用100mg的疗效,甚至还不如每天使用25mg拉米夫定的效果,并且更容易发生病毒变异而耐药。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一定要有规范服药的思想准备再开始治疗。如果在治疗中发生了一次漏服,可以在第二天上午补服1颗,晚上再服一次。

  问:服药之后病毒已很少复制了,是不是可以停药?

  答:乙肝使用抗病毒治疗后,即使血中已经不能测出病毒,症状也完全消失,也不能像治疗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马上停止服药,只有在病毒完全被抑制以后才考虑停药,这个过程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甚至需要终生服药。    

  问:乙肝患者可否吃膏方?

  答: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一般是禁止进补的,尤其是人参等高补药材。因为补药会打破人体的免疫平衡,容易发病。而服用一般保健品也最好事先询问医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新知·名医坐堂 D0013 医患倡议 不要歧视乙肝
科学防治 享受正常寿命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谷伊宁 王蕊 本报见习记者 徐洁 本报通讯员 黄彩红 本报记者 林云龙 摄 2007-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