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人物·封面人物
3  4  
PDF 版
· “望其项背”的跨越
· 我的“儿子”是歼-10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总工程师薛炽寿:
我的“儿子”是歼-10
■据《中国航空报》
  这一幕许多人都记得。

  歼-10飞机第一次试飞时,是用专用牵引车将飞机从机库拉到起飞线的。所有人都坐到牵引车上,只有薛炽寿坚决不上车,默默地陪着飞机走,一直走到起飞线。坐在牵引车上的人,谁都不说话,每个人眼里都含着泪水。大家都知道,在薛总心里,早把歼-10看成了自己的“儿子”。

  13000条建议背后的努力

  1956年,江苏人薛炽寿告别温暖湿润的东海之滨,走进了西北工业大学。五年后,他又怀着献身航空的理想,来到了中国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这一待就是40多年,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从引进原苏联飞机进行仿制、改型到瞄准世界先进航空技术,自主设计、研制开发新一代战斗机的全新阶段,薛炽寿也从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子锻炼成了我国航空工业的资深专家。

  有这样一个并不太准确的说法:飞机的设计师是在图纸上把飞机勾勒出来,而工程师则要根据图纸,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一架实实在在能上天翱翔的战鹰。

  在这十多年时间里,薛炽寿一丝不苟地带着他手下的精英们打造出了这样一架先进的飞机。

  在歼-10飞机研制工作的最初阶段,薛炽寿明确提出研制工作的思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飞机特点;立即分析、消化新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预先跟踪,做好技术储备和试制条件的准备;尽快确定出制造技术的难点,与厂所院校联合攻关;尽快组织一支精干的队伍……

  金属样机试制成功后,原型机试制全面铺开。“跟设”,薛炽寿心中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在歼-10飞机研制的设计阶段,他就组织试制人员进行设计跟踪,让试制人员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了解设计意图,负责组织、协调、处理设计的工艺性问题,组织对图纸的工艺性审查,对设计中遇到的工艺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及早进行部分工艺和生产准备。

  一年时间里,“跟设”达到12000人次;提出修改建议13529条,95%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备忘录95份,为尽快确认设计技术,加快研制创造了最好条件。

  所有一切的背后,都是薛炽寿和他的同事们的无限努力。

  造飞机就是打仗,指挥员全上一线

  飞机的各种设计图基本出齐之后,歼-10飞机进入试制阶段,主战场从一航成都研究所转到了一航成飞集团。作为现场的一位“高级指挥员”,薛炽寿开始在这个无硝烟的战场上,指挥着手下的“士兵们”试制现场的全面“战斗”。

  “我们在造飞机,就是在打仗,指挥员必须上一线。”薛炽寿说这句话的语气从来不容置否,他以身作则,要求各主管领导必须到位,同时调集精兵强将,组成现场服务组;“小事不过点,大事不过夜”,这是薛炽寿在工作中经常说的一句话,而在他的带动和管理下,试制现场的工作进度真可谓“又快又好”。

  终于到了飞机首飞的那天,薛炽寿的心怎么也抑制不住强烈地“咚咚”直跳!

  开车,滑出,滑跑,拉起来了!飞行!一分钟、两分钟……开始着陆了!着地、刹车、放伞……

  歼-10飞机首飞成功了!!!

  一个圆梦的时刻!一个令人精神振奋的时刻!一个足以回报毕生努力的时刻!一个书写新中国航空工业新一页历史的时刻!这一刻,薛炽寿泪光莹莹!

  首飞不易,定型更难。歼-10飞机首飞成功后,薛炽寿很快从喜悦中平静下来。他清楚,新的挑战又开始了——技术延伸,稳定生产,稳定质量等工作将迎来飞机研制新的挑战。

  在第一次歼-10飞机后续研制工作会议上,他语气平静而又坚定地说道:“首飞成功了,可这还只是一架飞机的成功。现在,研制工作要立即转入抓持续生产、抓持续试飞和积极做好设计定型试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架飞机质量优异,还不能反映我们工作的水平,只有每一架飞机都是优质工程,我们整个研制工作才能说上了档次。”

  没有人能够细述清楚在歼-10飞机攻坚、决战、决胜那些艰苦卓绝的日子里,航空人顽强拼搏,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也没有人能细述清楚薛炽寿为部署、指挥、打胜那大大小小的“战役”,如何殚精竭虑,心力交瘁……

  投身型号飞机研制,就是投身光荣和梦想的事业!面对荣誉和鲜花,薛炽寿异常的平静,他的身影依然奔波在歼-10飞机后续研制现场。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物·封面人物 C0003 我的“儿子”是歼-10 ■据《中国航空报》 2007-1-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