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人物·封面人物
3  4  
PDF 版
· “望其项背”的跨越
· 我的“儿子”是歼-10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行政总指挥刘高倬:
“望其项背”的跨越
  歼-10立项的时候,刘高倬还只有四十出头,正专注于直升机的开发;今年歼-10正式亮相,装备部队,刘高倬已经64岁。身处项目行政总指挥位置的他,回头看看这架飞机的“成长经历”,感慨万千:“歼-10的研制缩短了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完成了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跨越。”

  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

  刘高倬1943年出生在江西南昌,从小就是学习尖子,从初中升高中是保送。当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风靡中国,在南昌三中也有个以该书作者命名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班,刘高倬就在这个班级中学习。高考之后,他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学习。毕业后,他来到江西景德镇昌河飞机公司工作,从此开始了和飞机结缘的岁月。

  最初的日子里,刘高倬主要从事直升机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的设计研究和试验工作,他当过设计员、专业组长、设计所所长、工厂副总工程师,到1984年,他调到了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担任所长,主持多个直升机型号的研制工作。而与此同时,歼-10也已经开始了最初的孕育。

  后来,刘高倬进入航天工业部工作。1993年,因为机构改革,航空航天工业部改为中国航空和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又改组成为集团公司,而刘高倬也凭借着自己的出色工作,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一把手。于是,重点项目歼-10行政总指挥的重任,也当仁不让地落到了他头上。

  现在,歼-10终于闪亮登场。回想过去的艰苦日子,作为项目行政总指挥的刘高倬用“里程碑”三个字来形容歼-10飞机的研制成功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意义。他说,歼-10的研制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完成了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跨越:“我们只是接过了前任的接力棒,参加了最后的冲刺而已。在这个战线上,更要感谢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为歼-10付出了很多,付出了青春、健康乃至生命。”

  三滴油推迟的首飞

  歼-10的曲折还体现在“三滴油”的故事中,刘高倬对此记忆犹新。

  当时,首飞日期已定,而且报告已获中央领导批准。在真正临近首飞时,刘高倬还清晰地记得开过一个非常凝重的会议,会上对首飞还有不少不同意见,有人甚至还建议为了更保险,是否需要再做做准备。

  最后,与会者的目光都落在了刘高倬身上,等待着其决策。刘高倬考虑再三,决定首飞,不过他要求把所有该准备完成的事都完成。

  “但是,第二天下午再做一次发动机开车的时候发现了三滴油,开了两次会还找不到原因。”刘高倬顶着巨大压力又决定暂缓首飞,“也许有人会说,当时的‘三滴油’问题可能不至于影响首飞,但是我想我们要干的是精品,必须精益求精,尽管中央领导已经批了,压力巨大,影响巨大,也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

  对于歼-10,一直有这样一个提法,就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

  “但什么叫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就是技术都是全新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意味着要更多面对生与死,成与败的考验。”刘高倬深有感触。他用试飞的场景诠释了其中的含义,“谁都知道试飞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这次迈出了这一步,油门一拉,飞机出去了,能不能回来真不一定。那真叫作生离死别。”

  歼-10首飞时,刘高倬说自己的脑袋一片空白,现场所有的人都鸦雀无声,试飞员的妻子一个人坐在那里强忍着眼泪悄悄等候,“首飞终于成功了,几乎所有人都抱着试飞员,这种发自肺腑、发自内心的宣泄,非常自然。”

  是在试飞员不断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参研人员不断面对成与败的考验中,歼-10成功了,刘高倬也成功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物·封面人物 C0003 “望其项背”的跨越 2007-1-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