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4版:新知·校园
3  4  
PDF 版
· “超女”式的时尚
· 劳技橱窗前: 奇思妙想扑面来
· 布置家长一道情感作业: 给孩子写封信
· 校园留守族
· 这里的学生都是“小作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劳技橱窗前: 奇思妙想扑面来
■本报通讯员 黄传东 本报记者 丁星云
  本报讯 劳技作品陈列橱窗是展示学校劳技教学成果的园地,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动手的快乐和创新能力的肯定。

  5日下午,记者参观了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杭州学军小学、杭州翠苑中学、杭州十五中学的劳技作品陈列橱窗,发现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和动手创新,已经超过了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青少年玩具。

  三双小手托起“天鹅湖”

  在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的橱窗里,一只由300多个三角形折成的白纸天鹅引吭高歌,呼之欲出。六年级(8)班的设计者陈姗姗告诉记者,这是她和两个小伙伴花了三四个小时的“合作成果”,她们很开心,并打算用废报纸和旧挂历,折成更多的天鹅,游动在用纸辫子盘成的天鹅湖上,组成一幅巨作。

  五年级(4)班的余靖同学眉飞色舞地说:“劳技课在学生中很热门,因为有趣。老师教我们做丝网花,我们都想着比别人做得漂亮,所以教室里到处盛开牡丹花、玫瑰、百合、郁金香、蝴蝶兰……”六年级(7)班的梁忠辉说自己从前是“马大哈”,常为找一把钥匙而翻遍全身的口袋。自从学习钩针编织课后,他渐渐扭转了自己的粗心,自己使用的小书桌已被他整理得井然有序。

  记者在该校橱窗里还看到,每个年级都拥有自己的地盘:六年级展出用钩针编织的手机袋;五年级展出用毛线编织的围巾、手链;四年级展出用立体纸绳编织的工艺包、工艺鞋、头饰等……每件作品上都有小设计者的名字。

  北航点将“航空少年”

  杭州十五中学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劳技学科的试点学校,在制作和修理海陆空航模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并在全省车模竞赛中多次夺得团队前三名的成绩。

  走进十五中的劳技教室,仿佛来到了生产制造车间,学生的各种木工、陶艺、手工制作堆了半间屋;耳朵里灌进的也都是这些词汇:海模组、车模组、空模组……

  劳技老师叶宪介绍说,除了以上这些模型外,老师还辅导学生学习机器人编程、构建各种创意机器人。该校距离浙江大学和黄龙体育中心不远,有较多场地可以利用,同时,学校建有专用的训练场所,成为浙江省车模训练基地。

  学生参与动手制作会占用较多的学习时间,影响成绩?副校长王燕的解释正好相反:“成绩好的学生,动手能力也很强。我校王巍威同学参加航模制作飞行比赛,成为‘全国百名航空少年’及国家二级运动员,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早早预订。”

  动手成果给学生带来的激励是巨大的,据悉,本次“劳技作品陈列橱窗展”在西湖区30余所中小学同时进行。寒假,学军小学布置每个学生做元宵灯笼时,要先敲开邻居的家门,送上一句祝福,然后把邻居所有的祝福写成一张张小纸片,挂在灯笼下,叠成“串串烧”;而杭州翠苑中学的“纸工艺小制作”已形成三大系列,有300多件代表作品。其中吴斌斌同学的纸工艺作品《世纪宝鼎》获全国劳技教育创新作品一等奖;孟天婧同学制作的《纸制婴儿床》参加央视“大风车”栏目擂台赛,夺得“奇思妙想”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新知·校园 D0014 劳技橱窗前: 奇思妙想扑面来 ■本报通讯员 黄传东 本报记者 丁星云 2007-2-8 钱江晚报d00142007-02-08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