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4版:新知·留学
3  4  
PDF 版
· 理工科留英
将来可去香港发展
· 浙大一年600学生出国交流
· 她考进了美国66强大学
· 去美国留学
如何申请资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她考进了美国66强大学
  ★星星榜

  万晴,土生土长的杭州小姑娘,2006年高中毕业之后,当年9月便赴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攻读国际关系专业。

  

  美国高校凭借其出众的教育水平,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有意留学的学子的青睐,其申请过程及签证总让国内不少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犯难,万晴这位杭州高中生却做到了。

  去年9月,高中刚毕业的她就拿到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据万晴介绍,这是一所全美排名第66名的大学,在美国建校历史非常悠久。该校最出名的是化工系,专业全美排名前十。

  读书以外的时间在干啥

  说起令大学生们都头疼的申请过程,万晴显得很腼腆:“如果从我的亲身体验来看,要争取在几万名申请人当中脱颖而出,最有用的工具莫过于个人的简历和老师的推荐信。个人简历里特别要留心Activity(社会实践),得让评审老师知道你把读书以外的时间花到哪里去了。这一点平时就要积累,千万别等到填表格的时候才着急没东西写。”

  至于推荐信,万晴认为应该找真正了解自己的老师,不然写出来的话容易千篇一律,达不到打动评审老师的目的。

  全校只有她一个中国新生

  虽说高中毕业就直接收到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令很多同学为之羡慕,但刚进校的那段日子,万晴也着实不太适应。她告诉记者:“我们大学的本科生中,国际学生少于1%,所以进了校门满眼都是白皮肤、蓝眼睛的老外,连华裔学生都非常少。据我所知,我是唯一在读的中国籍Freshman(新生)。”

  “我个人觉得,要真正融入美国高校挺难的。”万晴感慨道,“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美国本土人,他们会把我们这些国际学生当成客人,用很标准的英语放慢语速与你交谈。交谈往往只限于了解一些你家乡的故事,等他们对你的兴趣减弱后,就无话可说了。所以说,想真正融入新环境,学好语言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加上美国大学生会使用相当多的俚语,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记住的,要达到无障碍交流挺难。”

  幽默感也是门学问

  除了语言之外,更令万晴头疼的是美国人的幽默观。“有时候教授上课讲了一个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的笑话,可我的同学都笑得前俯后仰,令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万晴发现,开玩笑在美国人的日常对话中非常重要,很多国际学生不知道怎样用美式幽默开玩笑,这是语言过关的他们仍然不能融入美国大学甚至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我认为想要真正成为美国大学生中的一员,不仅要有幽默感还要有参与感——试着和别人交流,和同学一起抱怨作业多,一起评价教授的好坏,一起讨论天气;平时多多参与学校俱乐部的活动,别老待在房间里念书,这样才有机会结识能帮助你的人。”当采访接近尾声,作为过来人的万晴没忘给未来的留学生提点小建议。 本报记者 沈蒙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新知·留学 D0014 她考进了美国66强大学 2007-2-9 48257178002CE1734825727500225CC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