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2007全国两会·现场
3  4  
PDF 版
· 还有比高考更好的办法吗
· “以药养医”是“病根”
· 百姓问两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以药养医”是“病根”
李邦良代表与网友对话“看病贵”
  本报特邀赴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邦良与读者在本报网络版一同热议医药问题。

  药价居高不下 症结何在?

  网友我是打工族:老百姓都怕到医院去!因为一进去最少要花100元以上,不管你是大病还是小病。医生为医院赚取更多的钱,自己拿到的提成就更多。小病当大病治,让老百姓花了很多冤枉钱!请问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李邦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医院是国有的,国家应该承担责任,提供给医院必要的经费,医院不应该成为赢利单位。

  网友医术高明:请问,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药在医院价格昂贵,在药店就便宜得多?

  李邦良: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以药养医”,使医院成了一个赢利单位。

  网友实话实说:药品质量问题和药品价格问题,哪个更重要

  李邦良:当然是质量第一,因为药品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是作为医疗企业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医药质量也是我们今天坚持要抓的一个首要问题,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打击制假药商。

  医药行业出路在哪里

  网络友cde:能给我们说说怎样才能保证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你有什么建议和方案吗?

  李邦良:国家应该加大对医药企业的支持力度,从政策上和资金上都应该大力支持医药行业,鼓励医药企业多开发自主创新的新药,提高我们民族医药的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未得到改革的情况下,暂停药品招标和降价政策。面对频繁变化的产业政策,面对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政府管理部门,医药企业无所适从。药品注册管理标准时紧时松,打乱了企业的创新计划;药品价格重重扑朔迷离,让企业雾里看花;药品招标采购办法朝令夕改,各省各自为政,令企业疲于奔命;医保目录限制新药,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药品价格政策向外企倾斜,妨碍了公平竞争。这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企业发展。医药企业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

  本报记者 王天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2007全国两会·现场 A0003 “以药养医”是“病根” 2007-3-8 48257178002CE17348257294004B39F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