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丽水遂昌县高坪乡茶树坪村村民黄培松带着妻女,来到离家60多公里外的新路湾镇的一座深山里,搭起草棚开始植树造林。26年来,黄培松历尽艰辛,先后为20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他也成了全国劳模。
逐渐长大的女儿为求学走出深山,并在城里就业、成家;17年前,山里恶劣的生活条件又让妻子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从此,黄培松孤身一人留在深山里,坚守着他热爱的造林事业,虽清贫寂寞,却甘之如饴。
如今,已是76岁高龄的他,原本可以回到城里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他仍然舍不得离开那一片青山,舍不得离开自己亲手建起的这个世外桃源……
居住在一个人的村庄
走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爬进郁郁葱葱的深山老林,来到一处空旷幽静的山谷,黄培松的小女儿黄林珠指着一间简易的泥房说:“那就是爸爸独自居住了17年的房子。”
泥房门扉紧锁,黄培松老人已经上山植树去了。黄林珠放下从城里带来的菜蔬,钻进山里去寻找父亲。
等候良久,才见黄培松老人扛着铁锹利索地从山上下来,敏捷得完全不像已经76岁的古稀老人。“平时我不在家里,就在山上,如果没事是不会出山的。”黄培松告诉笔者,现在正是植树造林的季节,他每天都要带着雇来的人一起上山劳动。要是在平时,他就腰上绑着柴刀,肩上扛着锄头上山巡山护林,查看树木有没有被盗伐,了解刚种下的苗木的成活情况。
“我一个人已经住习惯了。离开这里,看不到自己种下的树心里反而不踏实。”
黄培松有一子一女,儿子住在老家高坪,孙子也早已在城里成家立业。有一次,孙子黄明文打算把他接到城里去住几天,但没想到天一黑下来,他就坐不住了,直嚷着要回去,连夜让孙子送他回去。
这两年春节,黄培松耐不住子女的劝说,回到高坪的儿子家过年。这是他外出造林20多年来唯有的两次回家过年。
妻子在他怀里去世
“现在住的这间泥房比以前的草棚好多了。10多年前,我和妻子、女儿住在深山里,房子是用树木搭建的木棚,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生活过得很艰辛。”回忆起以前的生活,黄培松不禁有些伤感。
黄培松1981年带着妻女来到这里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当时政府有造林补助,每亩80元,分3年付。林业部门对造林验收合格后,从补助款内扣除苗木款。”黄培松说。20多年来,黄培松造林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渐渐长大,看到一片片荒山变绿,黄培松心里就很高兴,觉得造林就是自己这辈子的事业了。
对于黄培松的选择,妻子少不了埋怨:一年忙到头没有收入,还要跟着受苦。每次黄培松都安慰她,说以后总会有收入的。
1990年的一个晚上,妻子心脏病突然发作。由于下山道远路差,黄培松没办法把妻子及时送去治疗,只能把妻子抱在怀里。当夜,妻子离他而去。第二天,妻子被送回老家高坪时,黄培松想到当初活着带来,现在却死了运回去,一向坚强的他落泪了。
女儿逐渐长大了,去了山外求学,黄培松就一个人留在了大山里。
全国劳模是“负翁”
从1984年开始,黄培松到信用社贷款用于支付造林费用,每次贷两三千元,当年就要偿还。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大,1994年,老黄到信用社贷了4万元。由于造林没有收入,当年老黄的贷款没有还上,后来一直拖到2002年,本金加上利息竟达到10多万元。
“我一直都舍不得砍树。2002年信用社催还贷款很紧,我就到当地的农户家去借。”老黄说,农户借来的钱第二年又要还,无奈之下,从2003年开始,他开始对树木大点的山林进行适当砍伐,所得收入全部用来还债。他还向女儿借了2.7万元,至今没还。现在欠下的债还有15万多元。
造林让老黄成了“负翁”,同时他也获得了荣誉。1987年,老黄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现在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日渐衰弱了,但每隔两天,我就要上山一次。只要还能走动,我就会一直守在大山里。等到身体吃不消了,就把山林交给下一代。”黄培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