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李燕,属于她的青春注脚是:罹患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27年,如今全身肌肉萎缩,一半以上骨骼变形,丧失全部吃、喝、拉、撒、睡的自理能力。
28年,在妈妈的全身心呵护下,在她的坚强支撑下,她的“活着”尚维护着起码的品相。
她坐在轮椅上,头发清洁,时时微笑,学会了用5个小时画一朵花,还会咬着筷子敲键盘……
“我想微笑着,安静地死去。请你们,微笑着,送我一程。”在渴望灵魂挣脱束缚的一刻,那个为争取安乐死的权利而努力了二十八年的男人,淡定从容地留下了最后的话……
那一夜,李燕在电视里看到了这一幕。《深海长眠》。她流泪不止。因为,主人公的想法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安乐死,想求得一份能给自己尊严的善终的方式。
三个月后,李燕委托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请全国两会代表提交《安乐死申请》:“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活”。
点开她的博客,是“无处可逃”。才知她心里有那么深的痛,或说,那么深的惶恐,无处可逃。她害怕死在父母之后,她承受不了自己将会又脏又臭、毫无尊严、极其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
她明白,像她这样想的人,肯定不止她一人。她希望她的《安乐死申请》议案,“不仅仅解决我一个人的痛苦,还有跟我一样或是比我更痛苦更无奈的人,也就会解脱了。”她特意提到,对于很多人来说,“活着”还意味着让整个家庭负债累累。
轩然大波随之而起。虽然安乐死早已不是个陌生的字眼,但在全球范围内,安乐死一直是讳莫如深、久拖难决的话题。因为,它不仅涉及法律,更涉及人类生命伦理。这两者的冲突,难以调和。
“死亡,对你们来说,是逃避,是背叛,是怯懦;死亡,对于我来说,是解脱,是自由,是重生。”
不是世人不能理解,而是要准确无误地了断生死,实在太难。
李燕之于安乐死,或许终将只会是个沉重的符号。
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佑玛
》》》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