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4版:财富·智慧
3  4  
PDF 版
· 医院新系统 预防用错药
· 教授解读身边的经济学
· 老太太买李子的启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月光族”多了,高储蓄可能就少了
教授解读身边的经济学
  ■本报通讯员 周明露 沈静

  

  日前,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MBA高级研修班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教授,用最贴近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授无意中炒了两套房——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最大力量

  “‘十五’中期之前,中国的消费需求是从温饱到小康阶段,居民的消费需求与吃穿有关。浙江经济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浙江企业创业、发展都与吃穿有关,比如轻工业的箱包、西装、打火机,包括娃哈哈的饮料等。”史教授分析,1998年开始,中国需求结构呈现一定变化,向住行方面转变。

  史教授用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2002年,他从学校获得的工资是12万元;2003年是14万元,“增加的2万元才对国民经济起作用,而且这新增的2万元基本上不用在吃穿,而是用在住行上”。

  “人们还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用于解决住行问题。”2000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0.5辆、移动电话19.5部;到2006年,汽车拥有量已经增加到4.2辆,移动电话增加到150.9部。“2001年,我的博士、博士后的通讯录上基本没有手机,2006年的通讯录就全部有了手机。”史教授用最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身边的经济学。

  “住房的需求变化最明显。”1997年,史教授买的第一套房子是杭州三墩的新世纪花园,146平方米才花了18.9万元。2000年,他去英国伦敦做访问教授,太太把房子卖了25.6万元。“当时还觉得自己赚了,但现在,这样一套房子要卖96万元。从英国回来,我又买了一套180平方米的房子,花了52万元,现在这样一套房子的价格是200万元。”

  “80后”学历高,不存钱——

  资金、劳动力将成瓶颈

  史教授说,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流动性过剩”,意思就是钱很多。他拿出数据分析: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0亿元,12亿人口,平均每人只有几十元。2006年,居民存款达到了16万亿元,平均每人有一万多元。“以后这种情况会改变。”史教授分析,现在社会中坚力量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而以后,“80后”的年轻人大多是“月光族”,喜欢消费而没什么储蓄。

  “他们买房、买车、泡吧、旅游,钱根本不够用,没钱了还要问父母拿。我带的一个博士生,一毕业就买了房子,是他父母出的钱。前年他又买了车子,居然是用家里土地征用补偿费买的。”史教授认为,这批人就像美国二战之后“婴儿潮”长成的那代年轻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将来中国的“高储蓄”现象可能会改变。

  “总体上,中国劳动力数量比较充裕,但劳动力供需结构存在问题。”史教授提醒,2004年起,中国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例如,2004年江西输出劳动力500万,而自己的省级工业园区却招不到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一般在18~59岁,2004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首次出现下降,26岁以上民工年就业人数较2003年增加72万,而25岁以下的减少20万。“这主要是因为‘80后’的文化水平普遍要高,就业观念大不一样了。”史教授分析。

  浙江经济发展值得期待——

  关键是走出低成本竞争误区

  2006年,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低于全国,GDP增长率高于全国。“这预示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趋于合理。”

  “浙江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区。”史教授提到,去年1~9月份,浙江遭受“2反2保”等调查25起,涉案金额4.2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的产品,占全省出口总量的8%,价值约80亿美元。“损失最大的是受到配额限制和反倾销税影响的纺织品、机电产品、皮鞋、童鞋等。今后,如何走出单纯低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浙江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史教授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智慧 B0004 教授解读身边的经济学 2007-4-3 44FDE9B2D8CCF7DB482572B10022B64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