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一缕清风寄清明
· 导游“发疯”,谁来反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缕清风寄清明
  中小学生

  会去祭扫

  烈士墓吗

  明天清明。有两则关于中小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的新闻引人注意:一则是,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烈士陵园,今年预约扫墓的中小学校多起来;另一则是,太原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市内中小学今年的清明节祭扫活动全部在校内进行。积极参与和明令禁止,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让人思考。

  30岁以上的人,大多记得小时候祭扫烈士墓的情景:胸戴小白花,高擎队(团)旗,庄严地在烈士墓前举手宣誓。但如今这个传统渐行渐远,变得陌生。问一问身边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多数人从未参加过祭扫烈士墓活动,更不知道烈士陵园在哪儿,英雄墓碑什么样。

  为什么现在不少中小学校不再组织清明节学生扫墓呢?一位小学校长道出了个中原因:教育部门有两大底线是不能突破的,一是安全,二是收费。上千人的学生队伍拉出去,他们又都是活泼好动的孩子,万一出点事,责任负不起。另外,扫墓的费用也是敏感话题,不收费是不可能的,可一旦收费又怕被说成是乱收费。

  这位校长的担忧不无道理。学生安全固然重要,但不能因噎废食,周密安排就会避免事故。收费问题更是不要低估家长智商,只要合理透明,大概不会有家长抱怨投诉。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整天被禁锢在教室里课业中,风雨经得少,视野不开阔。即使学校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怎么比得上在烈士墓前宣誓时心灵受到的震撼?怎么比得上身临其境的鲜活生动教育?从这个角度讲,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成长,这个好的传统不应放弃!                     □魏运亨

  “清明”不是纵火节

  每年清明节前,各地总是忙着开电话会议,发布公告,甚至于组织人马巡山,就因为清明节要扫墓,要祭祖,扫墓、祭祖之时,少不了送坟灯、烧纸钱,轻则蹂躏草木,重则大火吞山。

  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的清明扫墓,根本就没有烧纸钱的事。不仅不让烧纸钱,至少到唐代,清明这天,连起灶做饭也不允许。清明也叫“寒食”,为的是纪念春秋时期一个守节明志而不惜被烧死在柳树下的介之推,人们从此不忍心在他被烧死的这一天动火。

  而且,临近清明,草木吐绿,万物更新。上坟就得郊游,“田野道路,士女遍满”(柳宗元语),这一天成了“踏青节”。人们不仅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还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虽事怀念,也过成了一个“植树节”。因为出冬入春,也因为担心冷食伤身,人们在这一天拔河、蹴鞠、荡秋千、放风筝,过的还是一个“体育节”……

  □慕毅飞

  不能只剩下扫墓

  现在的清明节,只剩下了祭扫新坟,而少踏青游玩,并且与扫墓相关的负面影响日渐增多。比如,河南嵩山一天三次大火,就是当地村民上山扫墓造成的;而每年报道的公墓门口所卖的祭品中“安全套”、“小姐”、“夜总会”等庸俗内容更是层出不穷;更主要的,旧有的祭奠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也正因为这些,每年清明节,诸如防范火灾、移风易俗等呼声总会被多次提及,但每年都收效不大。

  在我看来,这尽管跟旧文化习俗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我们没有给清明节正名。在清明节这个吐故纳新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冬天的人们,走到户外,锻炼身体,才是最主要的。对此,需要我们一方面提倡新的方式追念先人,另一方面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丰富清明节的内容。

  传统节日都要经历发展并逐渐丰富的。我们应对传统节日做出贡献,而非在几百年后,当后人在回忆我们的清明节时,认为那只是我们的扫墓节。                □王攀

  应走向“祭祀文明”

  许多媒体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纷纷提出“文明祭祀”:人们应该树立厚养薄葬的观念,提倡文明祭奠,随时随地为亲人点一支红烛、献一束鲜花、放一首歌曲也能表达对亲人的缅怀。不焚烧祭品,用鲜花等物寄托哀思或者种植纪念树,既文明又环保。更有人建议大力倡导和推广网上祭扫或家庭“追思会”等新的祭扫形式。

  “文明祭祀”其实是走向“祭祀文明”的必然过程。我将其视作清明节祭祀从“物化”走向“人格化”的映照。“亲人或余悲,他人以放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坷。”陶潜在《挽歌》中早就提到: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生与死之间的辨证“轮回”,认识到了简单的仪式也能充分体现人回归自然世界的终极追求。

  其实,哪怕是向亲人骨灰盒敬献一枝白菊花,三鞠躬,伴着饱含激情共祭追思词的声音,将亲人的骨灰盒擦拭一新,气氛庄重肃穆,又简便易行,也能充分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在许多国家,“祭祀文明”正浓缩在那些墓前的鲜花中,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到,将清明节还原成“祭祀文明”。             □毕舸

  ●焦点互动:

  这几年里,您孩子所在的学校是否曾组织孩子去祭扫烈士墓?如果没有,您自己是否会带着孩子前往?您觉得让孩子祭扫烈士墓或者像林和靖、张苍水、马一浮这样的名人墓,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意义?欢迎您来跟我们说一说。您可以致电本报热线96068留言或者到本报网络版qbbbs.zjol.com.cn上的“焦点热议”发帖留言,我们将择优刊登部分观点并支付稿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02 一缕清风寄清明 2007-4-4 48257178002CE173482572B100381131;48257178002CE173482572B20027CD8A;48257178002CE173482572B20025B6A4;48257178002CE173482572B20027CDE8;钱江晚报a00022007-04-04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