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绩、评优、定岗、职称评聘,这些都是医务人员十分看重的事情。特别是职称资格的评审和职称聘任,既能体现自身的业务能力、业务地位,又因其与工资挂钩,许多医务人员看得重之又重,不惜为之奋斗终身。上海市卫生局现在拿出“狠招”,将建立“医德档案”与医务人员的名誉、利益、地位联系起来,从理论上来说,此举应是有震慑力的。
然而,医德档案只是对医务人员的医德状况的事后记录,且是被动的,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医德事实。而实际上,卫生系统最需要解决的却是事前怎样将可以避免的医德缺失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其发生变成事实。而事后用医德档案予以记录却无法承担这一重任。且不说医德档案在操作上存在着诸多困难,单就其作用就大为值得怀疑,弄得不好甚至会推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的蔓延。
要改善卫生系统实际存在的医德问题,需要采取的是事前教育和事后依法惩治的有机结合。事前进行教育洗脑,让相关人知道违犯医德的后果,自觉不去做有损医德的事情。事后依法惩处,表明行政领导对待违犯医德者的态度和敢于严处的决心,让有违犯医德迹象的人不敢轻举妄动,自觉收敛自己的行为,这在客观上能起到震慑作用。有了这两手,建不建专门的医德档案已无关紧要,何况过于依赖静态的档案作用的负面影响早已显露了出来。 □张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