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闻善眼开
· 非自由撰稿人
· 一场风花雪月的爱
· 猜疑综合征
· 怀念鹿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非自由撰稿人
■朱 辉
  武汉是个适合平民乃至穷人居住的城市,这点每个去过江浙或者其他沿海地区的武汉人都深有体会。武汉人的工资不高,可是只要不是穷得一贫如洗,家里来了客人上馆子是无须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因为上餐馆要不了多少钱。

  自由撰稿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名列中国收入最高职业之一,事实上绝大多数自由撰稿人由衷地认为自己是穷人。或许因为这种认同感,武汉这座城市便也盛产自由撰稿人。有个熟识的编辑说现在每天打开收稿信箱,武汉作者的稿子起码有几十篇。

  我是计划经济年代被分配到一个破落小厂的,厂子最大的特点是低薪休闲。平日无事,一干同事以班组、科室为基本单位进行最原始的新闻传播——传播是非。旁听获得的信息让我觉得群众的想像力有时候比作家还出色,这些资源白白浪费着实可惜,于是写成文字投向报社,居然还收到若干稿费。1996年本地晚报一篇千字文的稿费是80元,当时我的工资不过400元,颇有诱惑力。

  2001年,我所在的厂休克(停产)了。同事们作鸟兽散,纷纷去劳务市场求职,无奈行业比较偏,大多数求职之路比较艰难。这时候我感觉到了几年爬格的优势,在家写写稿也可以赚三四千,自然不必急于将就性价比不高的职业。原本武汉市的大多数工作工资不会超过一千多,许多不规范的公司没有“三金”,没有双休,实在不是打工者的天堂。我一度打算就在家里当自由撰稿人,不过刚刚坐了两个月,居委会大妈就来问我要不要申请“低保”,好心的邻居介绍给我一个当保安的工作,月薪800……他们都不相信自由撰稿居然也可以糊口,怀疑我是好面子硬撑。

  终于,我上班去了,在一家小杂志当编辑,月薪不到2000,不过在武汉市已经勉强算个白领了。

  “我儿子在杂志社当编辑……”我老妈买菜路上遇见熟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她儿子不再是游手好闲之徒。

  在市场类杂志工作是辛苦的,杂志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编辑收入不高压力大,几年干下来,蓦然发现自己业余稿费加工资还不如少数一直当自由撰稿人的文友。买房子、生孩子处处要钱,痛定思痛,决定辞职……

  然而,岳父那里要瞒着、老爸那里要瞒着,居委会大妈依然十分负责,不时有各种需要填写职业状况的表格发到我们手里。社会、亲友圈子的压力相当大,压力的根源无非是社会对于自由撰稿人收入的稳定性十分不看好。

  终于,我又去了一家杂志当编辑,过起了忙忙碌碌,钱途渺茫的正经生活。

  上海、北京、深圳,生活成本太高,不适合自由撰稿人生存;小县城容易生存,可是生活节奏与时代脱节;武汉许多方面条件应该符合自由撰稿人发展,然而内地观念使得自由撰稿人容易被人同情或者轻视……

  看来目前,自由撰稿人想要自由实在不容易,它或许更是一种未来的职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5 非自由撰稿人 ■朱 辉 2007-4-10 48257178002CE173482572AC0011234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