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雄开始获得自己的声名是在1961年,他解说了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是他第一次坐在话筒前转播比赛实况,就表现得镇定自若,反应快速,受到好评。为了训练口齿,他花了很多时间练绕口令,注意听著名京剧演员的演唱录音,学习发声、吐字的抑扬顿挫。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体育节目被撤消了,一切体育转播解说全停止了,直到1970年体育节目才重新恢复。1970年初,他解说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六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的比赛,以及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对“乒乓外交”做出了贡献。
1978年,长发飘飘的阿根廷球星肯佩斯通过有限的一些电视屏幕闯入了中国人的视野。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看世界杯,而当时的解说员就是宋世雄。
几乎和所有球迷一样,宋世雄对那些外国球员的面孔毫不熟悉,他找来阿根廷的报纸,把球员的照片都剪下来,一个一个地记下,每个人的相貌特征、技术特点。“比如马拉多纳个子不高、肯佩斯是长头发。然后把这些照片都放在案头,这样看着画面才能讲这些东西。”宋世雄曾经回忆起这段往事。
那一年,中央电视台只转播了世界杯的决赛和三、四名比赛,比赛结束之后,观众纷纷给宋世雄写信。宋世雄的声音、肯佩斯的长发与河床体育场漫天飞舞的纸片成了中国球迷关于世界杯的最初记忆。
宋世雄的巅峰之作,则是1981年的世界杯女排赛,这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杯赛冠军,也是五连冠的开始。同年,中国男排大翻盘战胜韩国,取得世界杯赛资格,陪伴着亿万人民的是宋世雄那把高亢的声音:
“亲爱的听众、亲爱的观众:当你看到中国女排运动员在场上的精彩表现,可曾想到,她们是付出了多少代价啊!年轻的小将郎平,为了提高身体机能,让医生踩她的双腿,疼得她流出了眼泪,咬破了嘴唇,也不哼一声。她曾经这样说:我是个新队员,要接受严格的考验,接受最艰苦的训练,绝不被困难吓倒……”
这是他在1981年的世界杯女排赛的解说,他回忆,当时声音颤抖,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嘴里蹦出来。
“经过了文革时期漫长的压抑,人们观看体育比赛带着特别强烈的民族情感,而宋世雄的解说也相当契合这种氛围。”现任的《中国足球报》主编杨迎明这样分析。在看完宋世雄解说的那场中国男排战胜韩国的比赛之后,北大学生在未名湖畔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并走上街头,杨迎明就是当时的其中一员。
宋世雄对工作一丝不苟,每当转播一场国际比赛之前,他都要赶到机场去“认识”每一位运动员;赛前训练时,要拿着名单到一旁去仔细观察;同时还要通过翻阅资料,采访中外教练,把了解到的有关情况记录在名单上面。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外貌特征,如:“金发”、“眼镜”、“细高”、“大胡子”、“左手握拍”……回到家里,走在路上,随时都在背诵、默想。即使是对于自己已经熟悉的中国队员,他也要参加队内召开的赛前准备会,记下领队、教练和队员们谈话的要点,了解他们的作战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宋世雄青出于蓝,以他伶俐的口齿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和敬佩。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主流的声音,比如建国之后直到“文革”之前,夏青和葛兰每天朗读重要社论,而宋世雄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中国体育的“主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