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人文·民生文艺
3  4  
PDF 版
· 争胜。争议
· 渔歌、田歌、山歌,都说自己“最浙江”
· “只要对社会有利,为什么要反对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畲乡人跳出来了,玉环人、象山人、嘉善人、金华人都坐不住了
渔歌、田歌、山歌,都说自己“最浙江”
  本报讯 “我敢负责任地说,我们家乡的原生态节目拿出去,到全国的舞台上和人家PK,绝对不会比畲族山歌差。”

  几天来,本报编辑部的电话里不断传出这样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受了“刺激”。因为4月10日本报发出搜寻“最浙江的声音”的“征集令”后,4月14日本报刊登了《畲族山歌,能否代表“最浙江的声音”》一文,畲族姑娘雷柳红非常自豪地宣称:“畲乡山歌最有资格代表浙江原生态艺术去参加青歌赛!”同样对自己家乡的民歌深怀自豪感的人们,看到了雷柳红的“豪言”之后,也急了。他们纷纷打来电话,介绍家乡原生态艺术的独特和精彩,想要PK。

  玉环渔歌:

  “听起来像吃肉又吃鱼。”

  “雨打鱼鼓,风打锣,海燕一对一对唱渔歌……”玉环老汉曾焕峰一打来电话,就唱起了当地有名的《坎门渔歌》,铿锵有力的歌声让记者一听就精神了起来。“福建、青岛、海南等地的渔歌我都听过,还是觉得我们的最有特色。”

  从事文艺工作50多年的曾焕峰迫不及待地要把家乡的渔歌“秀”出来。曾焕峰小学毕业就参加了文工团,后来又加入镇上的文化站,唱渔歌是他最拿手的。他说玉环渔歌有“三绝”,听来和舟山、象山、温岭等地的比较接近,但和浙江省外的就不一样。

  第一绝就绝在音调可以自由延长,节拍也会突然转换。“一般在起调和收尾时,还有用‘喽……’、‘嘿喉……’等叹词过度时,都会拖长音,少则拖32拍,长的甚至拖到42拍。这可是要技巧的,我们大多是一口气唱完,哪怕有换气也绝对让别人听不出来。”

  有趣的是,玉环的渔歌没有固定的节拍。这是另一绝,一首歌常常会从四分之二拍转到四分之四拍,又突然跳到四分之三拍。“你不用担心随意变换节拍会打乱整首曲子的节奏,这样唱难度很大,但只要把握得好,听起来特别有韵律。”

  段与段之间用下半拍起调,是第三绝,也就是中间停半拍再唱。“基本每首歌都有,有的一曲里就有两三处。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天天吃肉,突然一顿吃到鱼,味道特别好。”

  生长在海边的玉环人,早期都是靠打鱼为生,“这都是渔民为了鼓舞志气才这样处理的。拉网、起锚都是体力活,唱唱歌就来劲了。变换节拍、拉长调可以让歌曲更加振奋人心。拉网的时候,‘嘿喉,嘿喉……’地唱,音拖完了,网也拉上来了。”曾焕峰说,渔民不仅出海、回来的时候唱,闲来补网时也会唱。傍晚听到歌声,就知道渔民们打鱼归来了。一条船上10个人,先由一个领唱,其余的一句接一句轮着唱。哪船的歌声最响亮,一定有个大丰收。

  曾焕峰告诉记者,渔民出海唱渔歌,不仅有海的回音,还有海浪伴奏,他戏称那是原生态伴奏。如果参加比赛,就得用上乐器了。最常用的是鱼鼓,那是当地特有的鼓,鼓面是用海豚皮做的,不仅牢固,鼓音也更空灵。还可以配上二胡和笛子。“说了怕你不信,我现在还尝试着用架子鼓和管弦乐器来配呢!”

  象山渔歌:

  “听过以后,我会馋得流口水!”

  “我认为,浙江省最原生态的,应该是象山渔歌。”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在电话里说。这个电话是象山女孩章美珠打来的,尽管还只是一个高一学生,但是她却有宣传家乡原生态艺术的使命感。

  “我在石浦住过一段时间,我很多同学的爸爸都是渔民,他们多少都能唱一点渔歌号子。”章美珠说:“我们那里渔歌真叫激动人心,让人听过以后有种身心舒畅的感觉,而且会很期待渔民们把渔网收起来后,能捕到多大的鱼,想着想着,口水就流下来了。”

  章美珠告诉记者,在石浦有一位老汉赵汉文很出名,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他唱的《渔家号子》把起篷号子、拉网号子、摇撸号子、打桩号子等等很多号子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船老大在海面上捕鱼,及他跟水手们一起生活和劳作的场景。

  不过,渔歌在当地逐渐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现在拉网、起锚都用机器,渔民出海不唱歌了,我们年轻人学的都是流行歌曲,会唱渔歌的很少。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让大家认识,才能传下去。”

  嘉善田歌:

  “清新明快才是浙江特色。”

  “野花香哎,划起小船赶鸭噢,嘹亮的歌声响水乡哎……”唱起这首《放鸭歌》的,是在杭州滨江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嘉善女孩杨红玲。她的歌声清新优美、明快高亢,是典型的嘉善田歌。

  “我的家乡是丁栅镇。丁栅素有‘田歌之乡’的美誉。田歌是我们丁栅的名片,已融入我们丁栅人的血脉。”杨红玲说起话来如同连珠炮,看来是唱轻快的田歌练出来的,“田歌很特别,由《滴落声》、《落秧歌》、《棣头歌》等七种不同曲调组成,既可单独演唱,也可以数曲联唱,而且曲调极具江南水乡特色,我觉得最能代表浙江文化!”

  比很多原生态民歌幸运的是,嘉善田歌历来受到重视和传承,保存得相对完整。“上世纪60年代的田歌《送粮》在全国非常流行,一直唱到90年代;2004年七艺节上,以嘉善田歌为创作素材的音乐剧《五姑娘》还获了文华大奖呢!”杨红玲告诉记者,现在丁栅镇还把田歌引入校园、社区,不少学校还把田歌作为学校的“乡土音乐教材”。

  金华山歌:

  “要与信天游比比谁高亢!”

  “不错,内蒙古长调、陕北信天游是很高亢,但是我们金华山歌也不赖啊!”周全方在电话里,把家乡的山歌与那些在全国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西北歌谣相提并论。显然,这位金华的中学音乐老师颇有些好胜之意。

  周全方介绍道:“在金华农村里,人们在乡间劳作、划船,或者在屋棚下休息时,为舒心解闷、自娱自乐,常常唱山歌。金华山歌旋律高亢、舒展,节奏比较自由,带有即兴性。”

  “金华山歌历史很久啦,唐代就有文字记载;元、明两代,以民间传说为依托的民歌在金华流行。上世纪60年代,山歌手方耀生从村里唱到乡里、县里,接着唱到了省里,农村里唱山歌很流行。虽然山歌被禁唱过,后来又流行开来了。”

  说着说着,周全方的语气变得沉重了:“如今,老一辈的著名山歌手方耀生、李桂香、王兰仙、严良武他们都过世了。现在能原汁原味演唱金华山歌的人不过10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我很担心金华山歌的命运啊!我想,如果能上青歌赛,对于金华山歌一定会是雪中送炭。”

  您认为哪种旋律最能代表浙江的原生态?本报欢迎读者来电来邮推荐。我们的热线电话是0571-85310741,邮箱是qbwy@zjnews.com.cn。

  本报见习记者 徐洁 本报记者 屠晨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民生文艺 B0008 渔歌、田歌、山歌,都说自己“最浙江” 2007-4-16 48257178002CE173482572BE002228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