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口述历史
3  4  
PDF 版
· 韩素音
曾现身老杭大
· 韩素音。倾城之恋
· 说吧,记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4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韩素音
曾现身老杭大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韩晓军 实习生 王秀卿
  回忆起当年韩素音访问杭州大学时的情景,他至今都难掩兴奋之情。正是他的牵线搭桥,韩素音成为了原杭大的名誉教授。

  在见到韩素音女士之前,我已拜读过她的许多作品,一直钦佩于她的文笔。尽管之前我们已经通过书信相识,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见面要追溯到1993年5月,在奥地利古城格拉茨召开的欧洲英语国家文学研究会上。我作为当时中国内地唯一一位代表,与同样出席此次会议的韩素音女士相遇了。之前已经发表《耀煌盛世》、《生死恋》等多部作品的韩素音早已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但她的平易近人、真挚坦诚,一扫我心理上与她的距离。

  我与她亲切地交谈着,就在结束时,我萌发了请她访问杭州大学的想法,没想到韩素音女士立马表示已经很久没去过杭州了,并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

  那一年的12月3日,韩素音女士如约来到了杭州。

  韩素音女士在我们的引领下,参观了老杭大。她被杭大校园的人文自然景致所深深吸引,高兴地接受了校方邀请她担当名誉教授的聘书,并为杭大设立了中外文化交流奖励基金,还当场为该项基金捐赠了5000美金。

  下午授聘仪式上的景象至今清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在老杭大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门口都挤满了学生。其他学校的学生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消息,也都闻讯而来。在简短却不失隆重的仪式过后,韩素音女士为我们的学生做了2个小时的演讲。

  演讲内容涉及很广,从当时的国际形势讲到大学生应当持有的治学态度,特别是作为年轻人应当怎样肩负起学习重担,为祖国的将来燃烧热血。在场的学生无不惊叹于这位77岁老人的睿智,其敏捷的思维、清晰的谈吐赢获了持续不断的掌声。

  当时,韩素音在杭州只住了三天,来不及细细领略西湖的美景,只是绕着西湖匆匆地转了一圈。但这一年余下的日子里,许多人在谈论着“韩素音”,许多人在争读她的作品,大家从韩素音身上似乎得到了某种启迪,引起了某种深思……她的访问,成了1993年杭大最大的一个事件。

  此后,受年龄所困,韩素音再也没来过杭州,但她始终没有忘记杭大的这项基金,先后共捐赠了一万美金。在之后我们的几次见面中,她都提出要再拿出些资金投入基金会,但考虑到韩素音只是一个靠稿费为生的作家,生活并不富裕,每次我都婉拒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口述历史 D0005 韩素音
曾现身老杭大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韩晓军 实习生 王秀卿 2007-4-25 钱江晚报d00052007-04-2500024;钱江晚报d00052007-04-25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