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朱奕 倪华初
本报特派记者 苗丽娜
本报北京电 亲弟弟的骨髓配对都没能成功,遍寻中华骨髓库也找不到配型骨髓。就在没有希望的时候,远隔海峡的台湾,却找到了一位陌生“兄弟”。昨天下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病房,苍南人月森通过病房呼叫器说:“是台湾同胞给了我生的希望。我会用一生感谢他!”
昨天晚上11时20分左右,载着台湾捐赠者捐献骨髓的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今天凌晨零时06分,骨髓顺利到达宣武医院。零时30分,饱含着生命希望的骨髓缓缓输入月森的身体里。
海峡对岸找到匹配骨髓
月森今年33岁,他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所学院的图书馆工作。
去年8月,他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被告知,他得了急性白血病,只有移植骨髓才能挽救生命。
月森的弟弟得知后,立刻从温州赶到北京验血配对,但是配型不成功。月森的主治医生惠吴函说,医生们在中华骨髓库里找了好几个月,连初配成功的人都没找到。
就在月森失去希望的时候,去年底,中华骨髓库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发出申请。
成立于1993年的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登记在册的志愿捐献者超过30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很快,好消息就从台湾传来,有好几位捐赠者和月森骨髓初配成功。一直陪护月森的妈妈林爱梅说起这事,依然很兴奋:“眼前一片黑暗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光明,当时我的心情就是这样的,太高兴了。真想不到,隔了一个海峡,还能找到月森的‘兄弟’!”
据了解,捐献者是位20多岁的小伙子。据医生说,两人的骨髓高度吻合,移植成功率很高。
手术前他睡得很香
自从得知找到配型骨髓后,一直很坚强的月森更加坚定了治疗的信心。
7月13日开始,月森就进入无菌骨髓移植病房,接受大剂量的放化疗,为移植手术做准备。放化疗让月森的身体十分虚弱,一吃东西就吐,但吐过后,他还会再努力吃一点。医生说,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昨天下午,距手术还有10多个小时,母亲林爱梅开始坐立不安,不断地在医院走廊里走来走去。“想到再过10多个小时,我儿子就有希望得救了,我心里就抑制不住地激动。我期待着骨髓早点到。我感谢那位素不相识的台湾同胞,是他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
下午5时,林爱梅来到无菌病房,通过病房呼叫器和儿子通了话。“他的情绪比我平静多了。这就好,手术前不能太激动。他一个劲地对我笑,让我放心,手术一定会成功,他一定会恢复健康的。我的眼泪又差点掉出来。”林爱梅说。
昨天晚上,当主治医生前往首都机场接骨髓后,病房里安静了下来。不久,护士就发现月森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
生命之液缓缓输入
今天凌晨零时刚过,宣武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带着台胞捐献的骨髓回到医院,所有医生和护士立即忙碌起来。他们轻轻叫醒月森,然后准备各种输血设备。
零时30分,第一滴生命之液带着台湾同胞的爱,缓缓注入月森的血管。无菌病房的玻璃窗外,聚满了关心月森的亲人和病友。母亲林爱梅一直紧紧盯着儿子的脸。
通过对话器,林爱梅问:“你感觉怎样?”月森微笑着回答:“我很好!很开心!”看到在他身边忙来忙去的护士,月森还轻轻地向她们挥了挥手。
到记者发稿时,月森仍在输血中,医生说,输血大约需要一个小时,从目前看,月森身体情况良好。详细情况还有待术后观察。
■相关链接
1997年,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将台湾一名54岁妇女的骨髓,移植给祖国大陆一名17岁男孩。这是该中心首例横跨两岸的骨髓移植。此后,台湾同胞多次向祖国大陆同胞捐赠造血干细胞。
今年7月20日,大陆两名年轻女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运抵台湾,她们成为大陆首次向台胞捐献骨髓的人。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功能。据了解,50%~70%的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可以长期生存,通过骨髓移植还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他血液病。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您有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只需抽取5毫升血做检验,并将化验后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储存在电脑资料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