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句大家熟悉的成语。相传,姜太公钓鱼,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这个故事,让看惯弯钩钓鱼的人们很惊奇。但传说归传说,当时鱼钩到底是什么样的,很少有实物出土。
昨天,家住杭州中山中路附近的收藏爱好者鲍坤杰先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说他淘到了几枚西周时期的鱼钩,“这是姜太公时代的鱼钩”,电话中鲍先生的声音很兴奋。他希望能捐给有关部门。
在鲍先生家中,记者看到了六枚鱼钩,表面生了锈。三枚略大些,其中一枚长枚六厘米,鱼钩上还有一个倒钩,与现代的鱼钩差不多。记者用手掂了掂,有点重。鲍先生介绍说,这三枚鱼钩是青铜制成的,是西周时期的鱼钩。另外三枚要小一些,是汉代的铁制鱼钩。
鲍先生说,这六枚鱼钩,是他的朋友,省收藏协会理事、绍兴古玩业商会副会长刘德泰先生送他的。前些日子,刘德泰到鲁迅纪念馆边上的绍兴古玩城逛,无意中发现一位农民工在摆摊。摊上摆了六枚古鱼钩。他觉得很有趣,就问是哪里来的。他说是刚从绍兴城东开发区的工地上拣来的。农民工开价,一百元一个。刘德泰觉得这些是宝贝,就没有还价,把六个鱼钩都买了下来。随后,他让这位农民工带路,去看现场。他发现这些鱼钩出土于一个古墓,但这个古墓因为开发的关系,格局已被破坏。三枚出土于西周的文化层,同一地层还出土一些越国的戈币。从材质再加上出土于文化层,根据多年的实践,刘德泰判断,这是西周时期的鱼钩,距今约三千年。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有关领导曾让刘德泰留心与古运河有关的文物,这些鱼钩的发现,让刘德泰如获至宝。“这些渔具的发现,与古运河息息相关。鱼钩在收藏史料上很少提及,而且很多收藏者也不重视,这批鱼钩应是首批露面的。”
(“淘宝记”讲的是淘宝的故事,文中所述藏品真伪,本报概不负责。如果你家中有宝,想找专家问一问,或者拥有一段淘宝故事,请来信至钱报文艺部“淘宝记”收,或发帖到钱报网络版“收藏部落”。让我们一起分享收藏带来的乐趣。) 本报记者 金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