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产业部透露,自6月份起,各省市共有超过4万个夸大优惠、资费不透明等形式的电信资费套餐得到清理,套餐数量下降超过80%。据悉,这些被清理的资费套餐包括未明示最低消费金额的“神州行畅听卡”、存在网内外差别定价的“神州行大众卡”、“如意通”等。(9月13日《上海证券报》)
3个月居然清理了4万个电信资费套餐,而这还只占套餐数量的80%,意味着还有1万多个套餐被保留了下来,非得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电信运营商的“聪明才智”不可。可惜,消费者如果没有精算师的水准,怎能从茫茫数万个套餐中选择出一款最实惠的计费方式呢?难怪有人惊叹,所谓套餐就是要把你套进人家的餐盘。
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电信资费总体水平比2005年下降了11.5%,2005年电信业务平均资费水平比2001年下降45%,连年的高位降幅却并未使电信业逃脱“骂圈”,这些忽悠消费者没商量的套餐自然功不可没。鉴于一些貌似优惠但实际上存在着资费陷阱、欺诈的套餐严重伤害了消费者感情,信息产业部发起的这次清理套餐行动,普遍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但我依然很担心,今天清理了4万个,明天会不会又诞生4万个?更关键的是,套餐数量少了,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能得到实惠。
说到底,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明明白白地消费,更需要的是公平合理地消费。可专家说了,“套餐的整理并不会对运营商的业绩产生冲击”,如果清理套餐的意义局限于减少消费者选择的机会,而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任何资费上的实际获益,那么清理套餐行动最终将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盛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