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生命
3  4  
PDF 版
· 登山:控制慢性病
· 和30年前相比
亲属间肾移植多了
· ■健康短消息
· 帮体操小将做康复治疗
· 新型起搏器治心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和30年前相比
亲属间肾移植多了

最长存活超过19年,有的还生宝宝,参加体育比赛
  本报讯 妹妹拦住了决定要捐肾的嫂子,要求用自己的肾挽救哥哥。昨天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中心举办肾移植30年纪念活动上,20多个肾移植多年的病友祝福他们,希望他们第二天的手术成功。

  兄妹感情浓于血

  31岁的浙江德清教师黎红,是2岁宝宝的妈妈。她现在是德清某高职学校的班主任,教语文。捐肾给哥哥的事情,她没声张,只是向领导请几天假,说到杭州做个小手术。“宝宝托给公公婆婆照顾了,老公已经在来医院的路上,他也支持我的!”黎红的语气很坚定。

  哥哥黎明今年34岁,7年前体检查出慢性肾炎,一年前,他肾功能衰竭,只能等待肾移植。“妻子早就想到了捐肾给我,她偶然结识了浙江第一对肾移植夫妻陈艾和封丽娟,向他们咨询过好几次夫妻捐肾以后的身体情况,8月份,妻子和我配型成功,没想到就要决定手术时,妹妹拦住了我们。”

  据说,黎红8月底听哥哥说嫂子要捐肾给哥哥,当时就反对。妹妹说,“你们的儿子才6岁,手术以后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夫妻两个人都手术,风险太大了,用我的肾,嫂子还能照顾你,我也有老公照顾,让我捐!”

  哥哥反对妹妹的决定:“你是2岁孩子的妈妈,以后照顾家人,不要冒险了!”

  几天以后,妹妹说服了父母,3个人再一起说服哥哥。

  “我们兄妹俩小时候都很皮,一天不吵架都很奇怪。从小吵到大,读大学以后两个人都懂事了,后来各自组建家庭,关系越来越好,毕竟血浓于水。”妹妹笑着帮哥哥掖掖被子,我们是两兄妹嘛!黎明黎红两兄妹是浙一第36例亲属移植的患者。

  4位患者生儿育女

  浙医一院肾移植30年,不少受者闻讯都赶到医院,他们当中,有的人移植生存超过19年,4位肾移植受者术后当上妈妈。许多肾移植病人数后还参加了多项体育竞技比赛。

  48岁的何根祥是浙江存活时间最长的肾移植受者,他穿着红色体恤衫,看上去很年轻。他笑着对记者说,月底他要过20岁生日了,细问才知道,自从他1988年10月29日移植成功以后,每年这一天妻子都买蛋糕为他庆祝“重生日”。现在,他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因为做服装批发生意,每天3点钟就起床,从九堡家里开车到环北开张迎客,比一般人还辛苦,但他做得很开心,乐此不疲。

  浙江首位移植做妈妈的王颖女士,还带来了10岁的儿子,她说,时常把儿子带来给医生看看,也鼓励那些在病床上的病友,以后都会好起来。

  67岁的肾移植受者江存一8月份在第五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跟4800多名健康参赛者比功夫,获得两金一铜的好成绩,不免让人钦佩。

  移植后长期生存不成问题

  浙医一院肾脏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说,1980年他刚刚工作时,几乎没见到过肾移植病人活过一年的。“有时候,第二天早上查房,就发现前一天移植的病人因为心衰或者高血钾等并发症死亡,我们的技术还不成熟。现在,最长生存已经超过19年,远期生存率越来越高。”

  据了解,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大约是8%~10%,也就是大约每10人中有1人就患有肾脏疾病。

  为提高肾移植长期生存的难题,陈江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开创性开展肾骨髓联合移植;对高敏患者、早期体液性排斥患者创新性地采用双过滤法血浆移植,降低受者急性排斥的发生率。他们还自主开发了“数字化肾脏移植受者”软件,患者只要输入自己的最新体检信息,软件立即可得出调整药物、治疗意见等健康提示。

  本报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王蕊

  

  上图:他们曾徘徊于生死边缘,是白衣天使的妙手仁心延续了几近干涸的生命,他们用开朗的笑容告诉人们:拥有健康,享受生活,我能!我可以!而他们的“能”,背后是无数器官移植医务工作者用爱心和技术织就的支撑。

  本报记者 李震宇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生命 A0014 和30年前相比
亲属间肾移植多了
2007-10-12 48257178002CE17348257371001AD426[A1-张谷风≈B1-张谷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