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距离杭州长河高级中学的新上山下乡实验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详见本报10月6日、11日相关报道),城市学生告别乡村,告别宏志生的家,重新回到教室,然而由这次实验所引发的思考却并未停止。
新上山下乡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它是否要持续开展?它能否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制度……近日,杭州长河高级中学邀请了多名教育界人士探讨新上山下乡的实验成果,专家们在表示肯定的同时,也提出在中学教学内容上增设“上山下乡课”等大胆建议。
从宏高考之志
到宏社会之志
“在如今片面追求分数的教育背景下,还有重高愿意组织学生去农村,我很吃惊。这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赞叹道。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长王健敏也对此表示赞同:“当教育被异化成表面的分数时,这样的活动等于是还原了教育的本来面目。”
然而,当众人翻阅城市学生带回来的下乡照片和实践札记时,长河高中却拿出了这样一组调查数据:正式开展活动前,82.2%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余下的均听从孩子意愿,没有一名家长持反对意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二学生中明确表示愿意参加的仅占36.6%,有23.7%的学生在“不愿参加”一栏上打勾。
现在有不少高中生不愿去农村体验生活。在数据面前,生活教育的缺失显而易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力指出:“教育不能与生活脱离开来。这些年,我接触过很多大学生,他们畅想未来时,不是说想赚大钱就是要找漂亮女朋友,真是胸无大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自我,甚至心胸狭隘?因为他们从小在学校的小课堂中长大,缺少生活大课堂中的历练,所以没有社会问题意识,更没有英雄气概。从宏高考之志到宏社会之志的转变,可能是此活动能解决的问题。”
将“新上山下乡”
列入教学计划
称赞学校此举之余,教育专家们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将新上山下乡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我觉得这项活动能令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不妨让学生自己来搞,还可以培养其综合能力,或者干脆将此作为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不再将它安排在假期,而是在学期中单独开一门课。既然新课改改出了研究性学习课,我们为什么不能增设‘上山下乡课’呢?”方展画提议说,“这门课与其他文化课不同,它的课堂是广阔的农村,会让平时埋首于繁重的课业的学生们得到精神上的调剂,静下心来去寻找喜欢学、愿意学的东西。”
“最好能将新上山下乡设立成一种制度延续下去。我们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并通过联系当地的村支书、村长,得到组织上的帮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家长成为支持者,社会成为同伴。”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应建华也出谋划策。
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形成一套操作机制,颠覆性冲击现有教学制度。“例如我们可以将‘上山下乡课’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这等于是多了一个短学期,两学期制就变为多学期制。”方展画解释说。
把社会当作书本
成为未来开拓者
除了教育意义,教育专家们还在新上山下乡的实验中看到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应建华告诉记者:“现在都说农村只剩下‘386199部队’,‘38’是妇女,‘61’是儿童,‘99’是老人,缺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听说了长河高中的新上山下乡实验,我就在想,城市学生去农村不仅可以体验生活、学习感恩,是不是也可以用城市的先进文化带动当地,并愿意将来去新农村当‘领头雁’。”
而在刘力眼中,如今的青年一代是从幼儿园就开始被设计的一代,只知道为分数而奋斗,单一的成长模式让他们缺少信仰和高远的志向。“我希望学校能引导孩子们把社会当作书本,成为未来的开拓者。”刘力说。
本报记者 沈蒙和
校长助理、本报记者 张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