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政绩当看民生指数
· 奇思妙语
· “辞工”是改革还是投机
· 热得发烫的“公考”该降降温了
· 如此请客不应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热得发烫的“公考”该降降温了
  10月3日0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截止。截止到2日晚上6时,文化部、卫生部、外交部等机关单位的部分职位通过审查人数已超千人,其中农业部一热门职位与报考人数之比达1∶3592。

  ——11月3日 《京华时报》

  

  持续火热的报考国家公务员,已经不是一般的热了,而是热得发烫。

  一个“科员”职位,竟然引来超过三千人的争抢,如此激烈竞争的盛况,不敢说绝后,但堪称空前。

  有报道说,2006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00万人,较前年的54万几乎翻了一番。虽然今年的报名工作尚未结束,但从报名的热度看,肯定又将大大超过去年。《广州日报》10月22日消息,网上报名刚开始,由于人数过多,甚至造成了系统瘫痪。一些历来少人问津的水利、地震、气象等传统的冷门职位,今年也出现了“井喷”迹象。

  “公考”呈现“热浪逼人”,自然有其“合理”的因素。除了公务员职业所具有的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个人发展空间广阔、收入稳定、享有完善的养老、医疗等保障……等等优势以外,还少不了就业压力下的无奈。报名“公考”的大学生们心里也清楚,“过关斩将”最终如愿成为“幸运儿”的几率实在小之又小,可要是不报考,连这等小几率的机会都没有了。

  话虽如此,不知道报考者想过没有,为了这样一次小概率的机会,自己所出的“机会成本”究竟值得不?我们知道,由于端上公务员“饭碗”越来越激烈,企图“临阵磨枪”获得成功几乎已不可能了,很多“考碗一族”从大三、研一就开始准备了。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而最终却还只能是碰碰运气——千人竞争一个职位,录取比例为0.1%,而三千人争抢一个“科员”职位,录取比例仅0.03%。

  这样小几率的录取机会,不亚于买彩票中大奖。因此,再拿公务员职业优势与就业压力下的无奈解释,显然说不通——公务员“饭碗”再有优势,值得那么一搏吗?就业压力再大,也不至于将成百上千人挤到“华山一条道”吧?笔者以为,热得发烫的“公考”现象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大学生们浮躁不安心态的真实流露,是“官本位”意识与急功近利思潮冲击下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与错乱,是一种非正常、非理性群体性盲动。可以说,大多数的报考者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长是否适合公务员职业,所学的专业与技术是否发挥作用。据11月1日《生活日报》报道,有所大学一硕士研究生班,62名同学,除了4个定向招生,3个准备考博的人,报名“公考”的,竟然多达53人,已经快成全员参与了。

  因此,“公考”持续火热虽然有利于政府部门做到“优中选优”,挑选到高素质人才,但是,“公考”热得如此发烫,众多学子盲目跟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无论是从国家的多元人才需求与价值取向,还是个人适宜的职业设计,非理性的“公考”热都该降降温了!金卯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15 热得发烫的“公考”该降降温了 2007-11-4 48257178002CE17348257388004CC788[A5-刘 勇≈B1-徐健(新民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