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法眼
3  4  
PDF 版
· 碰瓷族
恶有恶报
· 给书找个
新主人
· 父亲的心都碎了
· 杭城捉了一窝“药耗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街串巷收药倒卖,非法经营额达4500万,销售网遍及十余省市
杭城捉了一窝“药耗子”
800医保参保人员成了“供货人”,已有50人受查处
  ■本报通讯员 高微微 杨平 徐佳

  本报记者 胡大可

  

  本报讯 这个地下仓库俨然就是个大药房!什么治胃病的,治糖尿病的……常见的药几乎都齐了。不过,它们的来路挺让人唏嘘,以於某、叶某为首的药贩子团伙向杭州部分医保参保人员收购药品再非法倒卖。非法经营额多大?竟然超过了4500万元!销售网络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等全国10多个省市。

  满仓药品吓人一跳

  “我要举报……”今年7月,杭州警方接到的一个举报电话。这个低沉的声音说汽车南站附近有人非法交易药品。杭州警方进行前期侦查,其中的猫腻,用杭州话说是“这塘水深得不得了”。

  警方当即成立了专案组,掌握了嫌疑人的活动规律,9月28日凌晨5时,正当药贩子在杭海路某仓库打包准备出货时,警方来了招瓮中捉鳖。500多种药品,按照市场价都超过100万了。其中许多药品,医生和药师贴的标签都还没撕掉,写明按照某位病人的症状如何服药,显然是从医院里刚刚配出来的。

  “供货人”达800多名

  顺藤摸瓜,警方在福州找到了购货的嫌疑人陈某,这样一来,“购销一条龙”渐渐清晰。他们的销售网络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等全国10多个省市,非法经营额已达4500余万元之巨。

  主谋於某、叶某都是温州人,他们先和外地诸如陈某之流的下家联系。“你们要什么药?要多少?”这个底气,仿佛自己就是百年药店的东家。

  底气从何而来?靠的是“马仔”走街串巷收药。比如,家住杭州某老小区,医保参保人员兰某平素就常常上医院药店配药,难免多出一点。“阿姨,你这些药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卖给我?”“马仔”自动找上门,兰阿姨觉得也可以,反正不是假药,就卖了。一来二去,“马仔”和兰阿姨接触多了,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多余的药品出售,而是根据对方要求,有意地到医院药店配药,再出售给“马仔”。然后,“马仔”们统一把药品交到於某、叶某手中,再通过物流公司销往全国各地的非法经营者。

  “马仔”赚差价,於某、叶某负责打包外运,按照出资情况参与分红。

  “马仔”,也就是这些最底层的药贩子,接触的医保参保人员达到800余人。警方表示,根据情节,倘若到了一定数额,这一行为就构成了诈骗,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杭州市医保中心负责此案调查核实涉及医保违规的行为,目前已查处违规人员50人,改变结算方式47人次,追回违规资金13.98万元。

  运输不当真药也难保质量

  暂时撇开非法经营这一层不说,杭州药监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从用药安全的角度指出了这种行为的危害。

  “药品的储存和运输,都有特定的要求,可是这些药贩子哪里顾及这些要求呢?”换句话说,他们收来的药品或许是好药且尚未过期,可是经过他们所谓的运输和储存,好药也很容易成了劣药。

  杭州警方目前已与市劳动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组织开展了针对非法收购药品和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发布了《关于依法惩处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行为的通告》。接下来,有关部门将继续依照职权对骗取医保基金行为及相关责任人员开展调查,对其中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法眼 A0004 杭城捉了一窝“药耗子” 2007-12-8 48257178002CE173482573AA002710AA[A1-朱成方≈B1-朱成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