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姚春芳 张永睿
本报记者 孙燕
本报讯 风餐露宿,从湖南来杭寻找失踪四个多月的女儿。但这对父女的再次相见,竟然是在杭州西湖法院的法庭上。
昨天下午,55岁的张先生很早就来到西湖法院,他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听家属,他还是这个案件的一个关键证人,证明眼前的这个女孩,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女儿。
养了23年的女儿,哪怕是化成灰,张先生也认得她。可自从女儿因为抢夺别人的拎包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就一直不开口说话。所以,她的名字、身份就一直是个谜,就连年龄也是通过做骨龄鉴定才得出来的。
在他眼里,女儿一直都很听话,成绩优秀,但自从高考失利,没能考上名牌大学,女儿就变得很自卑。女儿曾想复读一年,但因为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张先生狠了狠心,没让女儿再去高复。从此,女儿变得更沉默了。2005年,女儿大专毕业。
今年春节前,女儿与在杭州读书的哥哥一起来到杭州。她找了份促销员的工作,租住在西湖区转塘镇。8月份,女儿跟张先生通了最后一次电话:“爸爸,我手机掉了……”张先生知道女儿一个人在杭州,经常吃方便面,工作也没有落实,就劝女儿“没有找到工作就回来吧。”
但自这次后,女儿就失踪了。乖巧的女儿曾是张先生的掌上明珠,她在杭州究竟发生了什么?8月份,张先生来到杭州,8月29日,向公安机关报案。
12月初,他突然接到公安机关的电话,让他去认认一个女孩。当他看到照片的时候,百感交集。女儿找到了,可因为女儿涉嫌犯罪,被关在看守所里,是父女却不得相见。更让他难过的是,女儿被抓后,就一直没有开口说过话。
为此,他写了四封家书,“你犯错了,不要紧,只要改过,照样是爸爸的好女儿……”通过辩护律师,家书转到了女儿手中。律师约见女孩时,已做了三个多小时工作,女孩终于在最后一刻开口说话,与父亲相认。
女孩说,自己在今年8月6日晚抢包,只是一时冲动。当时,自己是去西湖区转塘镇的英特药店买药,忽然看到柜台上放了一个女士拎包,跟自己掉了的包很像,就趁着别人不注意,夺包而逃。最后在一家水果摊旁边被赶来的失主认了出来。
一直不开口,是因为怕自己犯罪会连累到家里人,思想压力很大。
法院在审理后,以抢夺罪判决女孩罚金1000元。张先生听到这个结果,长长地舒了口气。他终于可以牵着女儿的手,走上回家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