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气候政治呈现群雄纷争、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欧盟、美国和中国,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能源、排放,在全球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参与谈判的众多缔约方之中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位列三强。
欧盟作为气候谈判的发起者,一直是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一方面,担心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气候;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稳中有降,经济成熟而稳定,技术和管理先进,欧盟能源消费需求相对饱和,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大力推进气候变化进程,维持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符合其政治上的战略利益。
以美国为首包括日、加、澳、新、俄等国的“伞形”集团是国际气候舞台上另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美国地域广阔,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及欧洲。虽然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实力,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很高,但美国人口增长较快,也不愿意改变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因而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在国际资金来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之间为了经济利益产生矛盾和竞争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例如,小岛国联盟,深受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威胁,支持欧盟提出的2℃目标,甚至提出应该根据小岛国的切身感受,制定全球减排的长期目标。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担心全球减排会影响到国际石油市场,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帮助其改善经济结构,以适应因全球减排行动对其国家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因排放量很小,主要关注适应问题,希望获得更多的国际资金援助。同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印度、巴西各自国情也不相同。随着中国快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中国一直以“77国集团加中国”模式与发展中国家阵营一起参与谈判,同时,中国也积极在“77国集团加中国”阵营中发挥协调作用,促进发展中国家阵营的团结。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