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本报与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联手举办的寻找杭州中山路上的“四世同堂”活动,与过年气氛一样是越来越热烈,这些天,双方共接到了社会各界的100多个报名电话。在报名电话热成一片的同时,许多人也向本报提出了以下问题:制作方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四世同堂”家族?一张全家福照片是如何“变”成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的?昨天,本报记者就这两个关键问题询问了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杨奇瑞。
到底哪个家族能有幸“变”成雕塑,并安放在改造后的中山路上?“家族人数当然是越多越好。”杨奇瑞表示,选拔的第一标准便是“家族感强”,而人丁兴旺则是最重要的指标。他说:“在同等条件下,‘五世同堂’或者‘六世同堂’当然更好。”
除此之外,报名家族的家族特色以及家族与中山路的渊源也很重要。“要生活或者曾经生活在中山路上,能通过该家族,准确地反映中山路上的市民生活,体现中国文化中‘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以及和谐社会这一核心理念。”杨奇瑞说,比如一个家族,第一代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第二代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第三代是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第四代则是“90后”,这样的家族就很有时代特色。
据悉,所有报名家族的照片和其他资料将于今年3月底进行公开展示,届时,由雕塑创作者、文化学者、艺术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将从众多参选者中挑选出适合制作雕塑的家族。此外,市民代表也能参与评选,投上自己的一票。
本报记者 裴建林
本报通讯员 周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