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6版:背影
3  4  
PDF 版
· 约翰·罗德里克:美联社非凡的“中国通”
· 美国使团在红色延安
· 约翰·罗德里克:美联社非凡的“中国通”
· 难忘“8·15”日军投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约翰·罗德里克:美联社非凡的“中国通”
  “老眼”看奇迹

  罗德里克辞世之时,是夏威夷时间11日上午(北京时间12日凌晨)。

  在他位于火奴鲁鲁的公寓内,罗德里克度过了生命最后几天,与家人和朋友们道别。

  美联社报道,心脏衰竭和肺炎侵害之下,罗德里克无法开口,唯有以微笑和点头方式向亲友们作出回应。

  生命最后几年间,他与日本裔妻子和养子部分时间居住在日本东南部城市镰仓所属地区一座改建农舍内,完成了自己的一部回忆录。

  在同事眼中,即使生命将尽,他依然是一名“热切的新闻工作者”。

  罗德里克为美联社撰写的最后一篇稿件今年2月18日播发,以中国首都北京今年将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主题,告诫读者:欲了解奥运会对于中国的意义,就需了解中国过去许多年间经历的苦难历史。

  他写道:“在我这双老眼看来,中国经历苦难和流血而得以生存,在如此短时期内从贫困状态跃升为地球上最富裕国家之一,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这篇文章,也是他从2006年开始每月撰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系列之最后篇章。

  “幸运”述历史

  在同一篇文章中,罗德里克述及他与已故两代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接触和了解。

  他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结识毛泽东,1979年在北京结识邓小平。

  前往延安之前,他身处昆明,在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身的战略情报局供职。1945年11月,他以记者身份抵达延安,时年31岁。

  “前往延安,与所有那些(中国共产党)人见面,是一个转折点,”他曾回忆道,“那对我而言是一场突变”。

  在《报道中国》一书中,他写道:“我钦佩一个事实,即他们正试图为贫困的中国人做些事情。”

  这名资深媒体人在美联社断断续续累计供职50多年,先后在亚洲国家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欧洲和中东国家留下了足迹。1977年,他获得“美联社特约撰稿人”头衔。

  1996年,在相距日本首都东京不远的镰仓接受采访,罗德里克告诉记者:“在(新闻)这个行业内,我们无须忍受厌倦……我认为,我们非常幸运,能够亲身接触历史,(了解)人们正在做什么,继而讲述他们的故事。”

  美联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利评价道:“他激发了比他年轻的几代美联社记者。”

  “激情”对中国

  罗德里克1914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沃特维尔,是家中幼子,16岁时成为孤儿。

  他的新闻从业经历始于15岁,当时在家乡为《哨兵报》工作。1937年,大学毕业后,他加入美联社。

  不过,对中国感兴趣,在他记忆中,是从13岁时在家乡一座高尔夫球球场上打零工、充任球童开始。“一名(高尔夫球)球手刚从访问上海的旅途中返回。他给大家看了一些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于1942年加入美国陆军,次年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日语,继而作为战略情报局工作人员进入中国。

  日军投降后,他在中国重庆再次加入美联社。

  1948年,以色列建国两个星期后,他转赴约旦首都安曼……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他以记者身份随团,见证了中美“乒乓外交”。

  1979年,他再次重返中国,设立美联社北京分社。一位美联社同事回忆道:“他总是告诫我们,‘(大家需要)不断学习。如果某一天自以为已经完全了解中国,那就是你卷铺盖回家的时候了’。”

  美联社报道述及罗德里克之于中国,用了“激情”和“萦绕”等词汇。

  “值得”评人生

  罗德里克一生从事文字工作,最终参与草拟了自己的讣告。

  美联社报道,他读了讣告草稿,提出建议:“讣告中……对我的赞誉可以是,我这一生值得付出。”

  罗德里克的追思仪式定于17日在火奴鲁鲁举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背影 C0006 约翰·罗德里克:美联社非凡的“中国通” 2008-3-17 48257178002CE1734825740B0040B2DD[A1-新华社稿≈B1-董立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