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互动
3  4  
PDF 版
· 清明,带我们追寻心的家园
· 《清明笔祭》
凸显平民意识
· 也让逝者感受“新清明”
· 打开新的
“文化入口”
· “清明笔祭”丰富了民俗活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4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民俗研究专家吴露生
“清明笔祭”丰富了民俗活动
  清明其实包含了三层含义:政治清明、气候清明和人文清明。政治清明反映出古时百姓对清明政治的美好憧憬。气候清明则含有大地回春、草木繁茂之意。而人们理解清明更多地是从人文层面出发。

  很久以前清明节是禁火的,后来慢慢产生一些民间活动,除了上坟、扫墓之外,还有对诗、插柳、放风筝、踩高跷、荡秋千等。这些活动不拘一格、层次多样,使清明成为一个更充实、更鲜明的综合体,赋予了清明节更多的人文关怀,揉入了市井百姓对故人、对社会的种种情思。只是,社会快速发展,国人在“前行”中丢失了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这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晚报的“清明笔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丰富了我们的民俗民间活动。它从人文清明的角度出发,延续并升华了“清明”在普通人心目中的意义。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创新手段,创造性地让人们通过这个窗口,抒发情感,放飞思念,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愿意拿起“笔”来以凝固的形式记录下流动的记忆,而“清明笔祭”触及到普通人的情感深处,人们可以借报纸一角在忙碌中静下心来,怀念故人,缅怀先烈,与大家一起聆听岁月的脚步声。等到来年清明,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清明笔祭”如此生动地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希望。         葛凌飞 徐建国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互动 A0007 “清明笔祭”丰富了民俗活动 2008-4-2 48257178002CE1734825741E003ECAFC[A1-徐建国≈B1-朱成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