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人物
3  4  
PDF 版
· 魏巍:家国情怀永流传
· 一篇文章影响数代人
· 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 那种精神会一直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篇文章影响数代人
  在普通中国人心中,魏巍和《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两个几乎可以画等号的符号。谈论魏巍,绕不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无疑在抗美援朝文学或者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时代需要和作品本身真挚情感的灌注,成就了这篇文章的同时也成就了魏巍。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魏巍作为总政派往前线的部队文化工作者赶赴朝鲜前线。他深入战士们中间,被志愿军英勇献身的事迹所打动,他觉得有责任留下来,把所见所感传递出去。经过3个月的采访后,魏巍于1951年2月回国。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的魏巍,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1951年4月,魏巍根据采访创作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被送到《人民日报》,时任总编辑的邓拓敏锐地意识到这篇战地通讯的巨大价值,旋即于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予以全文发表。毛泽东即刻批示“印发全军”。据说,朱德看后也连连称赞。

  魏巍说:“我们的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这一切把我完全感动了。”魏巍用他的笔写出这一切,使它感动了更多的人。这篇战地通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使无数热血青年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使亿万读者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时间,热爱祖国、热爱“最可爱的人”的浓烈情感弥漫神州大地,植根于千千万万的人民心中。从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为人民志愿军的代称。写给“最可爱的人”的慰问信,雪片似的从祖国四面八方飞过鸭绿江,慰问品也源源不断地寄往朝鲜,寄到硝烟弥漫的战壕里。

  魏巍后来回忆文章题目的由来时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物 C0004 一篇文章影响数代人 2008-9-1 钱江晚报c00042008-09-01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