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后,对面的体育场进入一年一度、历时三个月的“中小学校运会”专场。天高云淡,彩旗飘扬,学生们你追我赶,加油声此起彼伏,这与我二十多年前那个乡间中学泥地操场上的风景没有二样。听着广播里那些文采斐然的学生来稿,沧桑之中很有些感动,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很久远但很清晰的从前。
校运会的舞台从来都属于两种学生:体育尖子和作文高手。校运会实际上是两个擂台赛,运动员场上奋勇争先,作文好手看台上舞文弄墨,好成绩和好文章都会在广播里隆重推出,班主任和同学们对自己班级在两个舞台上的成绩都很看重,类似今天强调的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算新鲜事物的是,前几天某中学的校运会上,一个声音好听得像黄鹂的女生自报家门后给大家唱了首《睫毛弯弯》,跟着一个男生把嗓子弄得像张镐哲,吼了首吐字不清的摇滚。再后来各班的超男超女争相上阵,歌声乘着翅膀,响了大半天,广播台变成斗歌台,体育场变成了青歌赛大舞台,或者是《同一首歌》下到最基层。这个风景和十年、二十年前就完全不同了。
80后之前的年代里,校运会的广播台除了朗读学生们替自己唱英雄赞歌的来稿,主要节目是不时插播本台刚刚收到消息,报告某某班的某某同学,以优异成绩打破某项校运会纪录。因为破纪录并不稀罕,所以很少像现在这样当成特大喜讯反复播报好多次的。我记得很清楚,60后和70后的校运会,打破校运会纪录的频率,即使不如北京奥运会水立方里的话,至少不会比鸟巢里逊色(破了五项)。一届校运会不破个七八项校运会纪录,想都不敢想,就好像现在90后的校运会,一届破三、五项纪录想都不敢想。
我曾问过一个在大学里教体育的朋友,让他拿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和自己那一代人作比较。他说时代不一样,很多东西都变了,比如双杠、跳马之类的体操动作,曾是达标考试的必测项目,现在已经不上了,取代它们的是一些难度不高的趣味项目。减少竞技性,强调休闲性和趣味性,是现在大学体育课的通常做法。军训时,常有学生队列练习时体力不支晕倒,这大概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吧。
我想起一个老作家曾与14岁的孙子的一次对话。老作家说,自己14岁时就参加了革命。孙子回答:因为你14岁时没有玩具,没有哈利波特,没有Mp4,除了革命你还能干啥?老作家想不出孙子的回答有什么不对,也想不出有什么对,只能感叹时代不一样了。想来也是。80、90后的校运会成绩不如70后60后,校运会纪录变成老古董,变成十年陈二十年陈的状元红女儿红,表面充斥着悖论实质上却顺理成章。80后90后看着NBA、五大联赛和奥运会、喝着牛奶吃着鱼肉、穿着阿迪耐克长大,运动能力上却是吃着五谷杂粮、农忙时节还要帮着父母下地的父辈们更高、更快、更强;二十年多前的人不可能在电视机前电脑前泡上半天或者半宿,不可能走路塞着耳麦听周杰伦和S·H·E,绝大多数人甚至不可能有读完中学读大学的念头,所以有时间和精力去捉迷藏踢犍子跳房子打弹子上树掏鸟窝,去公园、野地里、操场上疯上一整天。
当我们的竞技体育可以坐上世界头把交椅的时候,面对学生95%的近视率和逐波走低的身体素质,面对校运会纪录比奥运会纪录还要难破的尴尬现实,教育部为什么要发文让全国学生跳交谊舞搞冬季长跑,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