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4版:科教·急诊室
3  4  
PDF 版
· 父爱情浓 捐肾救子
· 耳朵长瘤“吃掉”骨头
· 袜子线头缠脚
小宝宝脚趾发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父爱情浓 捐肾救子
  “儿子只有16岁就患上了尿毒症,父亲又得了晚期肺癌,老人的心愿是看到孙子好好活下去……”昨天上午7点,为人父,又为人子的曾建勇被推进了手术室。39岁步入中年的他决定把自己的肾捐给儿子,把曾家的香火延续下去,让自己的老父亲能安心地离去。

  进入手术室前,他拉着主刀医生陈江华教授的手,眼里满是泪水:“我不是害怕,我是感谢!谢谢医院免费给我们父子手术,否则我捐肾也白搭啊!”

  上午九时半,曾杰也被推进了手术室。这时他多想看一眼爸爸啊。因为他心里明白,这时候爸爸的一个肾已完好地切下来了,马上就要移植到他的身上了。

  下午三时,手术成功!曾杰被送入了无菌舱病房,而他爸爸则回到了普通病房。刚苏醒的曾建勇催促着妻子:“你不要管我,去看看儿子怎么样了?”陈江华医生看着心急的曾建勇说:“别急,你先自己好好养,那边有我们医务人员24小时守着,估计元宵节前后,你儿子曾杰就可以出院了。”

  老父亲患肺癌做手术

  留守儿子又患尿毒症

  曾建勇夫妇都是福建莆田人,5年前来到杭州一家果品公司做包装工。两人每月收入加起来不过2000元。2007年初,他们的心愿是把留在老家读初一的儿子接来杭州读书。然而还没回家过年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与儿子一起生活的老父亲却告诉他们曾杰病了,病得不轻,连期末考也不能参加了。儿子曾杰全身发肿,不断呕吐,此时不得不住院治疗。一系列检查之后,最后诊断是尿毒症,而且曾杰的一个肾脏已经严重衰竭。

  这对中年夫妇怎么都无法接受这个打击。因为曾杰70岁的爷爷两个月前被确诊为肺癌,接受了手术治疗,这时还需要进一步化疗。老的病危,小的病重,一家人的积蓄所剩无几。为了不让老人知道孙子严重的病情,确诊后曾建勇夫妇把曾杰从老家接到了杭州治疗。浙医一院肾病中心的医生告诉他们,要治愈曾杰的病就必须换肾。

  “孩子是我们一家以后的希望,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把我们的肾捐给他吧。”夫妻俩没有多想,毅然决定把自己的肾脏捐出来,经过配型比对,曾建勇的肾脏适合捐献给曾杰,但高昂的手术费,又出了新的问题,对于一个打工为生的家庭来说,换肾的费用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300多户乡亲筹钱相帮

  曾杰每周换血维持治疗

  万般无奈之下,曾杰只有暂时接受保守的血透治疗。多年来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曾杰深知家中的情况,他拉住父亲喃喃地说:“爸,这病我不想再治了,就跟爷爷说我去外面打工了吧。”

  曾建勇回到老家四处借钱。得知了曾杰的情况,村里的300多户人家全部都自发起来为他捐款,有300元,有500元,最多的一家人一下子就捐出了5000元钱,他们说,“这孩子从小读书就好,将来肯定有出息,可不能让他因为没钱看病就这样走了。”

  “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每个关心我的人给的,我告诉自己绝不能这样轻易放弃。”曾杰的眼神格外坚定。靠着亲朋的捐助,曾杰终于可以完成一周三次的血透治疗,可一年下来,大家援助的钱也差不多花光了,每周3次的透析,不得不被压缩成一周2次。

  曾杰和曾建勇夫妇仍咬牙坚持着,“除了没有力气,其他情况比刚发病时已经好多了。”曾杰说,“那时候,每天都吐得厉害,吃下去的东西全吐出来了。现在吃的苦比起刚开始来已经好多了。”

  曾建勇夫妇则想尽办法从牙缝里省钱,“平时我们就少吃一顿算一顿,孩子这病需要补充营养,买点肉和蛋给他吃,我们自己吃点拌面、泡饭填填肚子就行了。”

  两年来,经历了种种磨难的曾杰变得很懂事,“爸爸妈妈已经为我付出太多了,我不想再增加他们的负担。” 每次血透都要花去近半天的时间,为了不耽误父母的工作,曾杰拒绝了父母的接送,向父亲同乡的工友借来一辆电动车,每次血透曾杰就坚持一个人骑着车从彭埠赶去浙医一院接受治疗。“我一定要让自己好起来,我还要回学校上课,要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来报答他们。”曾杰说,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与病魔抗争,“还有村里的叔叔阿姨,快两年没看到他们了,做完手术,我一定要亲口向他们道谢。”

  亲人间捐献移植效果好

  有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得知了曾杰一家的情况后,浙医一院肾脏病中心决定免费为曾杰进行父亲捐肾活体肾移植手术。陈江华教授告诉记者,经过换肾手术,曾杰很快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完全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而捐肾之后,曾建勇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陈江华表示,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属活体肾移植,由于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之间有遗传上的优势,组织相容性好,配型程度高达50%以上,减少了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效果特别好。

  据了解,浙医一院肾脏病中心2000年开展第一例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以来,目前活体肾移植总数已达128例,全部健康存活。

  本报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袁春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急诊室 C0014 父爱情浓 捐肾救子 2009-1-22 48257178002CE175482575450032DDD5[A1-袁春宇≈B1-朱国平];钱江晚报c00142009-01-2200018;钱江晚报c00142009-01-2200019;钱江晚报c00142009-01-22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