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多月,托高考的福,一些市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为了给考生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杭州颁下禁噪令,此令一出,原则上,5月24日至6月14日的每天22时至凌晨6点,所有工地禁止施工。
要知道,为了对抗噪声,市民们把招都使尽了:有的三十六计走为上,选择搬家避噪;有的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不热的天也只能开起空调;有的只好戴起厚耳机复习功课。有这么一个难得的禁噪期,谁不想图几天清静?一特例,一点盼头又没了。
5月30日,杭州一家工地因为违逆了禁噪令,冒夜赶工,结果撞枪口上了,一罚就是1万元。罚1万,看似很重,但对于一些大工程来说,也只是毛毛雨。罚款只是种手段,在更大的利益驱动下,仅靠这一招未必一直灵光。我倒更愿意将其看作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决心和姿态,罚款不灵,还有更狠的处罚等着你。拿这种态度来禁噪和维护民生,这个城市安静可期。
任何一个普通市民,当然都希望身边的环境清新宜人,没有恼人的噪声污染,梦也酣然。但是,禁噪令只有短短的半个多月,那么,高考过后,是不是“涛声依旧”了呢?一些工地,会不会变本加利要把失去的工期夺回来,有关部门,会不会考虑到特殊情况审查与监管的手松一松呢?倘若如此,禁噪令只能成为杭城市民美好的回忆——我们总不能盼着每年的高考,才会有一份清静可寻。
新闻报道中看到,杭州目前有6000多处工地,几乎每个市民的生活与工作,都在与工地为伴。噪声,只是工地带给我们的一方面,还有粉尘,交通安全等等,都是生活在杭州的每一个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何让市民与工地和平相处,有关部门还有很多脑筋要动。